A. | 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消耗大量的核糖核苷酸 | |
B. |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 |
C. |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丙→戊的过程中 | |
D. |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其中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丙表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丁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戊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解答 解:A、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以此过程中细胞内消耗大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丁时期,B正确;
C、该染色体变化行为同样适用于减数分裂,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戊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丙→戊的过程中,C正确;
D、戊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已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图解,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变化,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阶段表示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接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 |
B. | 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 |
C. | 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
D. | 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蛋白质的预期功能 | |
B. | 通过DNA合成形成的新基因应与原基因结合后转移到大肠杆菌等受体细胞中才能得到准确表达 | |
C. | 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速效胰岛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 | |
D. | 图中合成出新的胰岛素基因最关键的一步是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 |
B. |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快 | |
C. | 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有关,也与甲图有关 | |
D. | 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Y染色体上的基因 | B. |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 ||
C. |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 D. |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者合成分子链的方向相同,均从5′端→3′端 | |
B. | 二者均需要解旋,且断裂的化学键均为磷酸二酯键 | |
C. | 二者需要引物的参与,且引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 |
D. | 二者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且均需要ATP提供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
B. | 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 |
C. | 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构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 |
D. | 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