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婴儿 B. 受精卵 C. 胎儿 D. 卵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具有“沉默突触”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检测不到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产生的一种激素,下图是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注射的X物质是 ,可从小鼠最大的免疫器官中获取B淋巴细胞,这个器官的名称是 。能用于动物细胞促融,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促融的方法是 。
(2)该实验不直接培养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 。细胞融合会出现多种情况,其中能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的两两融合的细胞是 ,选择培养过程使用的培养基应是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3)专一抗体的检测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可能的原因是 。由图示过程最终得到的丙细胞应该具有的两大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藜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寒性可变的植物,为了初步研究其耐旱性的分子机理,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
若干抗旱的藜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选取若干抗旱的藜种子,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
步骤二,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藜幼苗分别放入 培养液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
步骤三,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 。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二和三中的操作补全。
(2)20%PEG处理组7d的数据偏差明显,应 以确定此结果的准确性。若经证明结果准确,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3)根据实验藜耐旱的机理可能是干旱诱导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 以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耐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②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
D.①有姐妹染色单体,②③均无姐妹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对某遗传病进行调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Ⅱ-6号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病
B.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0
C.Ⅲ-11号致病基因一定来源Ⅰ-2
D.Ⅲ-9和Ⅲ-10号婚配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A. 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 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 2可以表示“S”型增长的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增长曲线
D. 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