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frac{1}{8}$.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5)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雌蕊(或柱头)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33条染色体的合子.
②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③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 解:(1)由于“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说明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容易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由于种植的是种子,所以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是形成配子时,也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太空中射线比地球上要多,所以太空育种会导致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NA重组技术是导入外源的基因,所以DNA重组技术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3)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配子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只有一条,而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时来自父方的概率是$\frac{1}{2}×\frac{1}{2}×\frac{1}{2}$=$\frac{1}{8}$.
(4)不管是“人工进化”还是自然进化,实质都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5)①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雌蕊(或柱头)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
②三倍体植株不能产生种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即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③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
(2)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3)基因重组 $\frac{1}{8}$     
(4)基因频率的改变
(5)①雌蕊(或柱头) 22   33      ②减数          ③组织培养

点评 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和生物的进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均以核酸为直接的模板B.均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
C.都需要运输原料的工具D.都需要能量和相应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
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禽流感疫情,并引起了人体感染,造成多人死亡.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禽流感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禽流感,以下与禽流感病原体研究、诊断无关的是(  )
A.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
B.PCR: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C.酶联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联反应,以发现病原体
D.DNA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居民家中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据调查是由于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等因素导致蓝藻爆发.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蓝藻体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C.蓝藻球、颤藻、褐藻和衣藻等均属于蓝藻
D.蓝藻细胞内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生活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列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A减数分裂;C有丝分裂;E有丝分裂.
(2)B过程称为受精作用;A、B过程的意义是保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有重要作用.
(3)该示意图的全过程,既直接体现了生物具有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又反映了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右半图表示衣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则应该还有中心体.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③]叶绿体、[⑧]线粒体.在光镜下观察⑧需用健那绿染色,呈现蓝绿色(填颜色).
(2)若左半图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人进行短跑后,大腿肌肉感到酸痛.在此细胞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化学物质是乳酸.
(3)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体(或染色质或DNA),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核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神经递质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炭疽热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下列有关炭疽芽孢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炭疽芽孢杆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4种
B.炭疽芽孢杆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炭疽芽孢杆菌无核膜,有核糖体,但无其他细胞器
D.炭疽芽孢杆菌中的含氮碱基共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