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1)上图内环境的内容并不完整,除图中①②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的pH维持在7.35~7.45范围,是因为②中有______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图中的______中,此时,人体需要通过________调节将这些病菌消灭。
(3)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吸收的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会引起血糖含量升高。现有一人刚吃过饭,大量葡萄糖通过甲图吸收,假如乙图表示胰岛组织,丙图表示肝组织,那么,血糖的变化会使乙图中的__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____增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丙,引起丙组织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之所以能使丙的组织细胞(靶细胞)发生反应,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接受该激素的________,由于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_______,因此,乙组织细胞需不断产生该激素,以维持丙细胞的这种生理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民以食为天”,大米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成分才能被人体吸收( )
A.麦芽糖 B.蔗糖 C.葡萄糖 D.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