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分析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图中①②两个时间点滴加的外界溶液分别是
A.蒸馏水、蒸馏水B.0.3g/mL蔗糖溶液、蒸馏水
C.蒸馏水、0.3g/mL蔗糖溶液D.0.3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如果一个类型A的卵细胞成功的与一个正常的精子结合,则后代可能会患哪种遗传病
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 苯丙酮尿症
C. 21三体综合征
D. 血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中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组成元素相同的是____,与ATP组成元素相同的是 ___________ 。
(2)在E、F、G、H四种物质中,属于染色体主要成分的是____。核糖体不是遗传物质的 载体,原因是____。
(3)E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直接原因包括组成E的A在____等方面不同,以及E的 ___千变万化。
(4)H含有的能量要比等质量的G多,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 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因为冻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 A、B、C、D 合称为_____________,碳在其内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飞蛾扑火”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5)在利用天敌控制植物害虫与喷施农药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1/2 来自雷鸟,1/8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 80 克,那么直接消耗雷鸟为________克,消耗植物总质量为____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4条核苷酸链,则这3个核酸分子最可能是( )
A.1个DNA和2个RNAB.2个DNA和1个RNA
C.3个DNAD.3个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液泡膜的骨架物质是磷脂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糖和无机盐等,不含有机酸和生物碱
D.花瓣细胞的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贻贝(一种固着生存的贝类)通常居住在潮间带区域,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才进入贻贝的居住区。生态学家研究海星对礁石海滩中贻贝分布的影响,结果如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 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得更小
C. 海星是入侵物种,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
D. 海星是贻贝的捕食者,限制了贻贝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作、间作时大豆植株的呼吸速率相同
B.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大豆植株间作和单作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均为光强
C.光照强度为b时,大豆植株单作固定CO2的速率约为24μmol·m-2.s-1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为化学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甘油、B为脂肪酸,则合成D中一定含有元素N
B.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麦芽糖
C.若A为赖氨酸、B为异亮氨酸,则C可表示为﹣CO﹣NH﹣
D.若A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B为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则C是磷酸二酯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