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 |
B. | 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 |
C. | 免疫过程①~②~⑥比④~⑦要慢,免疫效应前者比后者要强 | |
D. | 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分析题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其中细胞Ⅰ表示B淋巴细胞,细胞Ⅱ表示记忆细胞,细胞Ⅲ为浆细胞,①、②、③表示识别和呈递抗原,④、⑦代表二次免疫反应,⑤、⑥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⑧表示效应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⑨表示免疫活性物质(抗体)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
解答 解:A、题图中的①所在阶段有吞噬细胞参与,⑨所在阶段是抗体与抗原之间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在此免疫反应后才参与清除作用,A错误;
B、细胞Ⅰ是B细胞,细胞Ⅱ是记忆细胞,两者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正确;
C、免疫过程①~②~⑥为初次免疫,免疫过程④~⑦是二次免疫,所以免疫过程①~②~⑥比④~⑦要慢,而免疫效应后者比前者要强,C错误;
D、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细胞Ⅲ分泌的抗体,没有淋巴因子和溶菌酶,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明确二次免疫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细胞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 |
B. | 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 | |
C. | 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 |
D. | 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配置的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 |
B. | 在接种操作完成后培养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微生物的污染 | |
C. | 外植体外生菌的污染 | |
D. | 外植体内生菌的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 | |
B. | 寒冷时皮肤散热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 | |
C. | 寒冷时经皮肤散失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 | |
D. | 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和泰梅尔半岛冻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 | |
B. | 泰梅尔半岛冻原冻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 | |
C. | 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和泰梅尔半岛冻原的群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后,不再发生演替 | |
D. | 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和泰梅尔半岛冻原的群落空间结构现象差异明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高度等级 | a级 | b级 | c级 | d级 | e级 |
高度(cm) | h≤10 | 10<h≤30 | 30<h≤50 | 50<h≤80 | h>80 |
数量(株) | 120 | 62 | 32 | 16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某妇科医院,张、林二家各生了一个女婴,因疏忽发生混淆,为鉴别这二个女婴各归谁家,调查了两家血型家谱如下,(图中□为男,○为女,新生女婴之血型分别为A型与O型),根据资料结论正确的是( )
A.A型女婴应属林家,而O型女婴则属张家
B.A型女婴应属张家,而O型女婴则属林家
C.无法判定,必须等林先生回国检验他的血型后才能判断
D.无法判定,必须等张家再生一子或一女始可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