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基因组合在一起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分析 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答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
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错误;
D、基因重组是指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
B.有丝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
C.配子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D.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除了高温加热以外,其它灭菌方法还有(  )
A.紫外线照射B.真空包装C.用保鲜膜密闭D.添加防腐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精子产生的阶段是(  )
A.出生到成年B.初情期开始到个体衰老
C.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D.从胚胎开始直到生殖器官的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DNA的复制通常不能发生在(  )
A.细胞核B.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下列哪项不是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  )
A.兴奋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但兴奋传递的方式是神经递质
B.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只能单向传递
C.兴奋的传导不需要突触,但兴奋的传递需要突触
D.兴奋的传导需要ATP,但兴奋的传递不需要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利用系谱图是进行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通常建立系谱图,必需的信息不包括(  )
A.性别、性状表现
B.亲子关系
C.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D.世代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人因意外事故,有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  )
A.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B.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C.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D.能进行,此人无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
(1)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群落.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间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实验所选择的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高于(或“大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杨半分解叶最为喜好.由此说明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