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增加 | |
B. |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而膜外则相反 | |
C. | 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一种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 |
D. |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会减小 |
分析 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由兴奋区→未兴奋区,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外电流方向是未兴奋区→兴奋区.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方向相同,与膜外方向相反.
解答 解:A、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故使尿量减少,A错误;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相反,B正确;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一种递质)需经组织液运输发挥作用,C错误;
D、神经纤维外Na+浓度增大使得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即静息电位变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学生识记离子的分布,能分析兴奋的传导过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 |
B. | 组织水肿与①②③中积累过多的液体有关 | |
C. |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不能向③中扩散 | |
D. | B结构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乳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给小白鼠摄入用氚标记的U,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只有少部分细胞显示放射性 | |
B. | 给水稻提供14CO2,则一段时间后其根细胞中有可能出现14C3H6O3 | |
C. | 给酵母菌提供C6H1218O6,则一段时间后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H218O | |
D. | 给玉米提供18O2,则一段时间后其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C18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