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现有某XY型性别决定的多年生观赏植物,发现其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花瓣单色对彩色为显性,由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另有耐盐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
(1)验证花色和耐盐基因所在的位置,常用的遗传实验方法是
 

(2)现有以下纯种植株若干:
甲:不抗除草剂彩色耐盐雄株   乙:不抗除草剂彩色不耐盐雄株
丙:抗除草剂单色不耐盐雌株   丁:抗除草剂单色耐盐雌株
请利用上述四种植株(甲~丁),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雌雄植株:
第一年:可用作亲本的杂交组合是
 

第二年:从子一代植株中选取表现型为
 
的植株和甲~丁中的
 
杂交;
第三年:从子二代植株中选出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雌雄植株.其中选出的雄株核基因的基因型为
 
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常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先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题意知,花瓣单色和彩色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在传递过程中与性别相关联,正交和反交的产生的子代在性别之间的表现不同;耐盐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属于细胞质遗传,正交与反交的结果不同,耐盐植株作母本,后代都具有耐盐性状,耐盐基因作父本,后代不具有耐盐性状,因此可以用正交和反交来验证花色和耐盐基因所在的位置.
(2)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雌雄植株,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和控制花瓣颜色的基因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控制抗除草剂、彩色的基因集中到同一个个体上;钠盐基因位于线粒体内,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及以耐盐基因做母本,后代个体都具有耐盐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不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雄株或不抗除草剂彩色不耐盐雄株(细胞核基因型是aaXbY)与抗除草剂单色耐盐的雌株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的表现型是抗除草剂、单色、耐盐,(核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第二步:从子一代中选出抗除草剂单色耐盐的雌株(核基因型为AaXBXb),让其与不抗除草剂彩色耐盐雄株或不抗除草剂彩色不耐盐雄株(核基因型为aaXbY)杂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的核基因型是AaXBXb、aaXBXb
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aaXBY,由于雌性亲本是耐盐植株,因此子二代植株都具有耐盐性;
第三步:从子二代植株中选出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雌雄植株;其中选出的雌株的核基因型是AaXbXb,雄株核基因的基因型为AaXbY.
故答案为:
(1)正交和反交
(2)甲×丁或乙×丁     雌性抗除草剂单色耐盐植株     甲或乙    AaXbY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常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完善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苦荞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功效显著.查尔酮合成酶(CHS)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如图为将修饰后的CHS基因导入苦荞,培育高产黄酮苦荞品系示意图.

(1)过程①中能切开质粒的酶是
 
.它能在质粒特定的部位切割的原因是
 

(2)图中常用的是
 
培养基. 接种前,用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形成菌落,目的是
 

(3)过程②、③分别是
 
 
.苦荞体细胞能培养成植株的根本原因是
 

(4)为探究激素对于过程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培养基中加入6-BA和2,4─D,灭
菌后分别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浓度/mg?L-1诱导率%实验编号浓度/mg?L-1诱导率%实验编号浓度/mg?L-1诱导率%
2,4-D6-BA2,4-D6-BA2,4-D6-BA
1000500.16900.25
2235629110260
34657410011480
4640869312672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诱导的最佳组合是
 

(5)判断转基因苦荞培育是否成功,可比较转基因苦荞与普通苦荞的
 
含量,也可测定细胞中CHS含量.用凝胶色谱法分离CHS时,CHS最先从色谱柱中洗脱出来,说明CHS相对分子质量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a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a的性质未发生改变
B、a成分均是蛋白质
C、此类反应普遍在人体组织液中进行
D、温度过高比温度过低对a的影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P和N两种元素的是(  )
A、丙酮酸B、核苷酸
C、氨基酸D、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只能通过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发产生,生物体不会自发产生
②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③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④所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⑤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⑥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A、②③⑤B、①③⑤
C、②④⑥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选填“>”、“<”或“=”)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升至正常.与该过程相关的激素主要有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将
 
(选填“左移”或“右移”)
(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能够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抵抗,但大多数病毒进入血液,必须依靠
 
细胞产生
 
清除血液中的病毒,另有
 
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之裂解.
(4)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流感,但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原因是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容易产生变异.
(5)免疫应答中的吞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吞噬细胞需要
 
(多选).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C.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裸地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为某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图象,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⑤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④中发生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②中有2个四分体,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⑥将产生2个精细胞或2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18O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图中所示细胞,在其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经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其中的18O来自于该氨基酸的羧基
B、抗体(一种分泌蛋白)以主动运输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且主要由图中的⑦提供能量
C、用含H218O培养该细胞,则有氧呼吸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C18O2
D、若图示为胰岛素的形成过程,则胰岛素从内质网到细胞外穿过0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