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乙醇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进行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则最可能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是( )
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B.出现染色体,核仁消失
C.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植物体的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 )
A.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既可以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
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荔枝在无02、干燥、零下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主要是从无氧呼吸中获得能量
D.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及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吸收的相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由乙图可以看出,植物体5 ℃时的状态可用甲图中B点表示
C.丙图中的F曲线(实线)可以表示叶黄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大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⑦键形成
D.加热可以断开⑤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 ,在此之前使用 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过程③原生质体经过 再生,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 。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 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 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 。
(5)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3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4棵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多选) 。
(6)图2 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 技术。
(7)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 。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写出具体的基因型。)
(8)三种育种得到的植物体A、B、C中一定为纯合体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