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点分裂分别发生在(  )
A.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C.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示基因控制性状的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乙丙过程中需要的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若在甲、乙、丙过程中碱基配对出现错误,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当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苏州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改变

B.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丽水中学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研究发现L-天冬酰胺酶对人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L-天冬酰胺酶能催化L-天冬酰胺(一种氨基酸)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正常细胞自身能合成L-天冬酰胺,增殖没有受到影响。

为验证L-天冬酰胺酶对人淋巴瘤细胞、正常细胞的作用,请利用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具有增殖能力的正常细胞、人淋巴瘤细胞、培养液(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L-天冬酰胺酶用量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分别测定细胞数、培养液中及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并记录。

(2)预测接种了人淋巴瘤细胞组别的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预测的人淋巴瘤细胞数及人淋巴瘤细胞培养液中L-天冬酰胺含量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丽水中学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病毒入侵机体后,能引起相应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都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B.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浆细胞表面都有识别病毒的受体

C.提取病毒蛋白制成的疫苗,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若病毒为HIV,它入侵人体细胞的物质包括两条RNA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A),试分析图B中(a)、(b)、(c)三个实验并回答问题.

(1)(a)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草叶,结果无病斑.
(2)(b)表示用HRV的RNA感染烟草叶,结果出现HRV感染烟草叶的病斑.
(3)(c)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新病毒感染烟草叶,结果出现HRV感染烟草叶的病斑.
(4)(d)表示由人工合成的新病毒,其产生的后代是HRV型.
(5)整个实验说明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科研人员想研究“在胰岛素使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胰岛素使用次数对同一组织不同细胞株克隆效率的影响”.请完成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M浓度胰岛素溶液(小鼠血浆昼夜平均胰岛素浓度)、培养液、小鼠皮肤生发层组织(能增殖)、胰蛋白酶、3种抗体、生理盐水等.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胰岛素溶液后的培养液体积变化等误差;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加入细胞培养液的间隔时间为24小时;抗体能识别特定的膜蛋白质,但不损伤细胞)
(1)实验思路:
细胞株类型胰岛素浓度加入胰岛素次数检测内容
细胞株1M130小时后每培养瓶中的细胞数量
$\frac{M}{2}$2
$\frac{M}{3}$3
①向有小鼠皮肤生发层组织的培养液中加入胰蛋白酶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再转入特殊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然后将其分成3瓶,并分别在每瓶中加入一种抗体从而获取3种特殊细胞,分别命名为细胞株1、2、3.
②将M浓度胰岛素溶液分别稀释到原浓度的$\frac{1}{2}$、$\frac{1}{3}$,备用.
③实验分组及操作.若实验在适宜条件下进行72小时,以细胞株1为例,将细胞株1均分为3份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
(2)实验分析:
①本实验用克隆化细胞株而不是原代培养物作实验材料,原因是未经克隆化细胞株中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②按照上述实验操作,可能还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改进的办法是每组增加若干样品(或重复实验),求平均细胞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染色体变异时DNA分子的结构不一定改变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D.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或$\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过程③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2)在人体内浆细胞能发生①②③中的②③(填序号)生理过程.
(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α链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5%、15%,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30%.
(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在“都相同”、“都不同”、
“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5)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153,主要原因是mRNA上存在不翻译的序列.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利用少量的mRNA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同种蛋白质.
(6)细胞类生物中心法则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