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1 | B. | 1:1 | C. | 9:6 | D. | 5:1 |
分析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豌豆中DD占$\frac{1}{3}$,Dd占$\frac{2}{3}$.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其中$\frac{1}{3}$DD自交能稳定遗传,而$\frac{2}{3}$Dd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frac{1}{4}$DD、$\frac{1}{2}$Dd、$\frac{1}{4}$dd),因此自交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frac{2}{3}$×$\frac{1}{4}$=$\frac{1}{6}$,高茎的比例为1-$\frac{1}{6}$=$\frac{5}{6}$,所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子代高茎豌豆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再根据关键词“自交”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即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威海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在收获时节,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 |
B. |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 |
C. |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 |
D. |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疼痛感觉,能缩手 | B. | 无疼痛感觉,不能缩手 | ||
C. | 有疼痛感觉,不能缩手 | D. | 无疼痛感觉,能缩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细胞利用CO2合成有机物 | B. |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 | ||
C. | 转运RNA与信使RNA的碱基互补配对 | D. | 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 |
B. | 生长素与子房发育成果实有关 | |
C. | 幼嫩的细胞比老一些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 |
D. | 植物的茎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细胞分裂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从细胞核转移到核糖体上需通过核孔复合体 | |
B. | 要完成②过程,核糖体必须沿着b运行 | |
C. | 在①和②的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 | |
D. | ①过程必须有 RNA 聚合酶的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杂交组合 | 杂交组合类型 | 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圆粒 | 皱粒 | ||
一 | 皱粒×皱粒 | 0 | 102 |
二 | 圆粒×圆粒 | 125 | 40 |
三 | 圆粒×皱粒 | 152 | 1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3}{8}$ | B. | $\frac{5}{8}$ | C. | $\frac{1}{8}$ | D. | $\frac{3}{8}$或$\frac{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