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
 
,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
 
;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种).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1、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
2、图乙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呵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
3、图丙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4、装置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
解答: 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图乙中,CF段,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反应逐渐减弱,产生的ATP和[H]减少,暗反应积累的C3逐渐增多.比较图中的A点和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该二氧化碳用于合成有机物储存于植物体中,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
故答案为:
(1)光照、CO2浓度  合理密植
(2)逐渐升高  生长.因为一昼夜内大棚内的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产生的有机物有积累   经常补充CO2
(3)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     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由于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而获得2008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HIV病毒引发艾滋病的病程,其中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初期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A、采集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B、采集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C、采集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D、采集口腔粘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试完成下列问题:

(1)图(2)中的c点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2)图(2)曲线中,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3)图(2)曲线中表明中午12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降低(呈“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中a点的移动方向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细胞某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图乙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

(1)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DNA分子,则单体A的中文名称是
 
,化学元素应该是
 
(填元素符号).
(2)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淀粉,则单体A的中文名称是
 

(3)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图乙所示物质,则单体A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4)图乙所示化合物为
 
肽,若一分子该化合物彻底水解为其基本组成单位 需要外界提供
 
分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研所欲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抗体合成程度
正常的鼷鼠 未接种 +
正常的鼷鼠 接种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未接种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接种 +
摘除胸腺后注入T淋巴细胞的鼷鼠 接种 ++++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当第二次接种时,鼷鼠第一次接种产生的一定量的
 
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3)若将题干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
 
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
 
免疫彻底消灭它.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中不可缺少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①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结果: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②对照组:
 
.结果:
 

③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的实验结论,对实验组还需进行以下处理:
 

结果:移植器官被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 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中的O2 含量
 
于乙组的,理由是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0年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因在白血病(血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指导下,1986年王振义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全反式维甲酸在核糖体上合成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诊断是用荧光分子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鉴定出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诊断利用了DNA分子杂交原理
B、采用基因诊断方法可快速诊断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C、使用同一种DNA分子探针,可以诊断多种遗传病
D、利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作探针可以检测白血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一时段田间玉米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与随着时间变化关系.S1、S2、S3所在部位的面积表示有关物质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3-S1表示玉米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B、S1+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C、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则B点、D点左移
D、如果降低温度,则C点向左下角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