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人体缺乏亚铁离子就无法合成血红蛋白,缺少碘离子就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这说明无机盐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
A.合成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原料B.调节渗透压
C.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调节细胞中离子平衡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解答 解:人体缺乏亚铁离子就无法合成血红蛋白,缺少碘离子就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这说明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氨基,D表示羧基.(用文字表达)
(2)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分子失去2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脱水缩合.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B、C、G,表示肽键的字母是E、F.
(4)该化合物由2种氨基酸组成.
(5)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入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神经中枢,b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d是效应器.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大脑皮层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轴突(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突触中传递信息的物质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逐渐减小.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填“>”、“=”或“<”)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能够被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ATP和[H],暗反应中C3转变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填“内”或“外”).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填“>”、“=”或“<”)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进行暗处理1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h,光照后比处理前重量增加3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h的真正光合速率为9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f、Y.(用字母表示)
(2)图1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c、k.(用字母表示)
(3)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k(填字母)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丁香枝条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平均每株生根数(条)平均根长(cm)
0.27.810.0
0.37.49.6
0.46.39.4
0.55.98.8
(1)由表格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萘乙酸促进丁香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从表中数据能看出从0.2-0.5mg/L 随浓度的升高生根数和根长在减少,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能否确认“0.2mg/L 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不能(填“能”或“不能”).为什么?没有测定低于0.2mg/L浓度的生根数和根长.
(3)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请写出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另外两个方面的应用: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甲乙丙三种类型的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类型的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甲为DNA,乙为RNA,丙为RNA.
(2)图中1、8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2、5、9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3、10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过程.
(3)图中7表示遗传信息的逆转录,此过程的发生需要有逆转录酶,发现这一现象的意义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