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S期,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图2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解答 解:(1)由图示曲线分析可知,BC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
(2)由于图1中的CD段表示染色体:DNA=1:2,所以图2中丙、丁对应图1中的CD段.
(3)甲细胞内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单体.
(4)图2中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XY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已分离,所以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M的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关系,所带基因应相同.如果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则说明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1中的区段CD段.
故答案为:
(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丙丁
(3)4、8
(4)次级精母细胞 常染色体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5)C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不利于细胞分化 | |
B. | 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 |
C.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相等,有利于根的分化 | |
D. | 生长素的用量大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测定双链DNA分子碱基序列,不需要测定另一条链的各碱基位置 | |
B. | 链的分离常用方法是高温加热,破坏磷酸二酯键 | |
C. | 不同DNA分子的单链上胞嘧啶的位置和数量不可能完全相同 | |
D. | 处理单链的化学物质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据图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c点 | |
B. | 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 |
C. | 大黄鱼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
D. | 如果石油、工业废水等的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种植物与昆虫问发生了共同进化 | |
B. | 乙种植物与甲种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 |
C. | 引进乙种植物前昆虫体内就存在不同喙长度的基因突变 | |
D. | 生活在甲种植物与乙种植物上的昆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B没有 | |
B. | 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该病毒 | |
C. | 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 | |
D. | 该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可能因产卵地点以及需要伪装的程度而有差异 | |
B. | 蛋壳上的保护色可用来防敌,而鸟蛋尖削可以阻止它们滚落峭壁 | |
C. | 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可能是所处环境长期诱导产生突变的结果 | |
D. | 环境对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存在着长期的自然选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 |
B. | 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 |
C. | 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 |
D. | 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