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D.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也可选择碘液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多个常见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 解: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先加入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然后再加入CuSO4溶液,使Cu2+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
B、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B错误;
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C正确;
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以用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板的出现次数、着丝点的分裂次数、核DNA分子数减半的次数分别是(  )
A.0、2、2B.0、1、2C.1、1、1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色列籍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发现两个核糖体亚基的结构,该项研究被顶级科学杂志排名为当年最重要的科学进展,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一种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B.核糖体是脂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核糖体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
D.真核细胞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致残性强.研究表明,该病的病理改变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密切相关,而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RA.图为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或杂交瘤)、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图中的抗原A是肿瘤坏死因子-α(或TNF-α),HAT培养基的作用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种细胞).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医疗上,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并将其杀死.
(4)克隆动物是指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能识别凋亡诱导因子的细胞才会凋亡,细胞凋亡是个特异的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只有蛋白质的分解,没有蛋白质合成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使动物体内多余、衰老、有害的细胞得以及时清除
D.如果能有效地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中A-E表示5种细胞器,①-④表示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4种有机物(其中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甲-丁表示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③是ATP的分子结构,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A、C.(填字母)
(2)具有物质①的细胞器是C.(填字母)
(3)从图可知,物质③与④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区别是③含磷,不含硫;④含硫,不含磷.
(4)丙反应和丁反应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丙过程中产生的[H]作用是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5)与乙反应有关的细胞器是B(填字母),在该细胞器中进行乙反应的作用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进行纤维素的合成,形成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灭菌(防止杂菌污染).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以分别为酵母菌R提供碳源和氮源.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除去萃液中的不溶物.
(4)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冰桶挑战”是为了让人体验“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而引发的活动,要求参与者在饥饿时用冰水浇遍全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
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兴奋传至大脑皮层部位产生冷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产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2)参与者在饥饿时用冰水浇遍全身,此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也会增多,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在饥饿并消耗增加时,血糖浓度下降,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后,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起作用后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
(2)图中d是叶绿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图中e是线粒体.
(3)图中的f和h分别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g是囊泡,f和h是通过囊泡间接(间接或直接)相连.
(4)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C
A.同位素标记法    B.沉淀法     C.差速离心法     D.密度离心法
(5)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D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