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下图为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负链(–RNA)是与正链(+RNA)互补的单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首先识别+RNA上起始密码子后才能启动①过程

B.–RNA也可以作为肠道病毒EV71的遗传物质

C.肠道病毒EV71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增殖

D.①②③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A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②过程都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RNA复制酶,则N表示RNA复制酶。此外还以EV71+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病毒的衣壳蛋白和相应的蛋白酶(催化复制和翻译过程)。

A、①过程是RNA做模板复制合成-RNA的过程,而能识别+RNA上起始密码子是翻译过程,A错误;

B–RNA+RNA是碱基互补的关系,两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故–RNA不可以作为肠道病毒EV71的遗传物质,B错误;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繁殖,故肠道病毒EV71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增殖,C正确;

D、①②③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都是A-UU-AG-CC-GD正确。

故选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

B. 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核苷酸、解旋酶、Taq酶等

C. 第3轮PCR,引物1能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

D. 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D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 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因研究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获得了诺贝尔奖,通道蛋白分为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阿格雷成功分离出了水通道蛋白,麦金农测出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B.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C.通道蛋白运输时没有选择性,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或开关来调节物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题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分别稀释1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为25×16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见下图(单位:×107/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20℃、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可推算所用血球计数板中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31

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D.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1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沙漠蝗虫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以各自分散的方式生活,通常在晚上单独行动,对人类危害不大。但当降水增多时,植物骤然生长,以此为食的蝗虫也随之大量繁殖,数量骤增,沙漠蝗虫会发展为群居模式,体内含有毒素,外表呈鲜艳的黄、黑相间,这些恐怖的蝗虫会集结成群,四处飞行寻找食物并在迁飞过程中吃掉地表植被,所经之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是在35℃下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影响的曲线;图2为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沙漠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某沙漠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网。

1)沙漠蝗虫身体表面的角质层和外骨骼中含有______,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含氮多糖类生物大分子,真菌类细胞的_______结构中也富含这种成分。

2)由图1和图2可知,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沙漠蝗虫的数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温度为________时,沙漠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宽。独居状态下的沙漠蝗虫呈浅褐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一种保护色,但仍会被鸟等天敌捕食一部分,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若蛇的食物1/2来自沙鼠,其余的食物来源占1/2,则蛇的体重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将开花10天后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若干高蛋白小麦植株平均分为4组,将4组植株分别移入4间可改变各种环境因素的人工气候室内,I组:40℃全光照;Ⅱ组:40℃半光照(光照强度为全光照的一半);Ⅲ组:30℃全光照;Ⅳ组:30℃半光照,其他环境因素相同。测得四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如图21所示,假设各组小麦呼吸速率都相同且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若要鉴定小麦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试剂。

2I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将I组与Ⅲ组对比,可得出结论,则与结论相关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将I组和Ⅳ组对比,可否得出结论?若可,请写出结论;若不可,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或“不可”)得出结论,结论(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种小麦的净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30℃,则人工气候室最有可能采取的使Ⅲ组曲线上移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湖泊曾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湖泊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水域中固定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_____,湖泊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污水流入湖泊中,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_,使污水得到净化。若流入该湖泊的生活污水过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湖泊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浮床生态工艺法能防止“水华”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丙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乙细胞内存在XY两条性染色体

B.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

C.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则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D.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