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有二倍体被子植物品种甲,由于其果形较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分别培育出了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新品种乙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
(2)品种丙与品种甲不是同一物种,理由是 。
(3)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取出一植A。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品种甲植株和A植株的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分别编号为甲、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甲和A临时装片中 。
结果预测和分析:
(4)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运用遗传学知识,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述一种方法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一个不是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
A.叶片、果实和种子都较大 | B.茎杆粗壮 |
C.营养物质含量高 | D.高度不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文登高三第二次统考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有关于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些遗传性状的描述,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生物为小鼠,基因A控制黄色皮毛,基因B控制黑色皮毛,假设当A和B同时存在,表现为灰色皮毛;aabb表现为白色皮毛。一个灰色雄鼠和一个黄色雌鼠交配,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2)若该生物为小鼠,其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假设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控制小鼠毛色遗传的基因与尾形的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 定律;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 。
②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③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尾弯曲雄鼠占的比例为??????? 。
(3)若该生物为番茄,由于其果形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分别培育出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品种乙和丙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请分析回答:
①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随机取出一植株A。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品种甲植株和A植株的根尖,分别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甲和A装片中有丝分裂?????? 期的???????????? 。
结果预测和分析:???????????????????????????????????? ???? ??????????? 。
②请你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运用遗传学杂交方法,设计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要叙述方案或思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现有二倍体被子植物品种甲,由于其果形较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分别培育出了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新品种乙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
(2)品种丙与品种甲不是同一物种,理由是____。
(3)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取出一植A。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品种甲植株和A植株的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分别编号为甲、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甲和A临时装片中____。
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
(4)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运用遗传学知识,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述一种方法即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