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图1是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放大示意图.
(1)图2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结构②的名称是突触后膜.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结构基础被称为反射弧.神经纤维B在A中的神经末梢叫做.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3)此题中,在图2中②处发生的变化是A(请选择)
A.兴奋      B.抑制     C.兴奋或抑制    D.兴奋和抑制
(4)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兴奋产生.
(5)图2结构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其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F是效应器,D是突触的结构;图2是突触结构放大图,其中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后膜.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上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进行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信号的转换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答 解:(1)分析题图可知,图2是突触结构,②表示突触后膜.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是缩手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分布在皮肤中的感觉(传入)神经元的末梢称为感受器;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离子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本题是缩手反射,因此突触后膜发生的反应应该是兴奋.
(4)兴奋时,是由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细胞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
(5)突触结构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故答案为:
(1)突触    突触后膜
(2)反射弧    感受器   大脑(皮层)
(3)A
(4)钠离子
(5)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水稻农田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如图是某水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该农田生态系统
B.图中的营养级包括三个,食虫鸟所含有的能量最少
C.细菌和真菌位于该农田能量金字塔中的最底层
D.储存的能量的去向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和被分解者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甲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d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其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3)已知A释放的某种信号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信号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B持续兴奋.
(4)某同学参加体检过程中,当采血针刺向手指时,缩手反射并未发生,这说明了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5)兴奋从A传递到B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得多,分析兴奋从A传递到B的速度变慢的原因是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l毫秒).
(6)假设c处受损断裂,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会发生收缩的是刺激b处,这样引起的肌肉收缩不是(填“是”或“不是”)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代表小分子,A、B、E、F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核苷酸,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8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糖原,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细胞.
(3)物质d是雌性激素,物质F是脂肪.
(4)物质b的名称氨基酸,图中的“?”是指N元素.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n-2)×18.
(5)如图是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CO-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丝分裂,e过程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人体内存在基因A(呼吸酶基因)、B(胰岛素基因)、C(眼晶状体蛋白基因),这三种基因中在甲图的①②③④⑤⑥⑦细胞中都存在的基因是ABC(填字母),都要表达的基因是A(填字母).
(2)①细胞分化成⑦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Rous肉瘤病毒有(有、没有)可能引起e过程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鸡蛋清、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B.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C.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D.甘蔗、甜菜等不适合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生活在水中的鲤鱼和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这两种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脂肪,水B.水,蛋白质C.水,脂肪D.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化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图甲说明基因是通过控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F2黄花植的基因型为AAbb、Aabb.根据F2中表现型及比例判断,藏报春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规律.
(3)图乙中F2白花藏报春中,部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白花,这样的个体在F2代白花藏报春中的比例为$\frac{7}{13}$.
(4)请遗传图解表示白色亲本与黄色亲本杂交获得白色后代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形成重组DNA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C.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可使其分散
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