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32P标记豌豆体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条数为
A. 1 B. 2 C. 3 D. 4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B. ②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
C. ④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 ③为种群数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假若用稀释10倍的唾液代替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则应将其中的三支试管分别放入40℃左右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而不是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原因是( )
A. 40℃热水易配制且不易降温
B. 唾液淀粉酶只能在40℃发挥作用
C. 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为50℃~75℃,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在37℃左右
D. 无任何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和c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a、c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加倍
C.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a、c段D.遗传物质平分发生在b、d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干旱水平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利用“豫豆19”大豆进行了实验。分别研究了土壤水分条件正常组(CK),中度干旱组(L)和重度干旱(M)的丙二醛(MDA,膜脂氧化产物可反映膜系统受损程度)、脯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和叶绿素含量随高温干旱胁迫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
(1)实验时可用__________来提取光合色素再进行分离得到叶绿素,其中叶绿素a为_____色。
(2)由研究结果可知,随高温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组大豆净光合速率都将呈现_____趋势,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认为高温干旱环境还可能通过减小气孔导度从而降低大豆的光合速率,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做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③是H2O
B.二氧化碳的释放在阶段B
C.阶段C产生的ATP最多
D.图中A、B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II-4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
C. Ⅲ-1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5/22
D. II-3和Ⅲ-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医学上在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时,通常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实验方法如下: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b点,理由是抗生素使细菌中________的个体大量死亡而数量下降。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细菌会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查氏培养基可用于检测饲料中的霉菌,其配方如下表。请回答。
(1)霉菌与醋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其菌落长出的____是鉴别霉菌存在的依据之一。
(2)在纯化培养细菌的平板中央位置滴加少量霉菌培养液,一段时间后平板上出现了无菌圈,原因可能是____,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
(3)霉菌代谢产物中含多种蛋白酶,凝胶色谱法分离这些酶时先收集到的酶是____(答“大分子蛋白质”或“小分子蛋白质”),理由是____。
(4)利用该培养基也能筛选耐盐酵母,利用耐盐酵母应用于生产时多采用____法进行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