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4mL二苯胺试剂即变蓝色
C.DNA粗提取和鉴定时,选材最好用鸡血而不用猪血
D.提取洋葱的DNA 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食盐有利于D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分析 1、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DNA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大小变化:

解答 解:A、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低于或高于该浓度,DNA的溶解度都会升高,A错误;
B、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能变蓝色,B错误;
C、猪血细胞不含细胞核,几乎没有核物质,所以DNA粗提取和鉴定时,选材最好用鸡血而不用猪血,C正确;
D、在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作用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加入食盐的作用是有利于DNA的溶解,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为细胞增殖过程,c为细胞分化过程
B.a、b对生命活动有利,c对生命活动不利
C.⑤与⑥的基因相同,因而细胞内的 mRNA也相同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图为一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红眼(T)对白眼(t)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果蝇为雌(雌,雄)性果蝇.
(2)该果蝇有常染色体6条.
(3)该果蝇的一个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1种具有生理功能的配子.
(4)图中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T与t在遗传中不仅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还属于伴性遗传.该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BbXTXt
(5)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ABCD(多选).
A.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
C.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D.个体体积小,易于饲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水果和蔬菜长时间储存、保鲜所需要的条件是(  )
A.低温,干燥,无氧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湿度适中,高氧D.低温,湿度适中,无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染色体变异的几种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①a图可用来表示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②b图所示变化一般发生在四分体时期③c图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④d图的变化将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减少(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选出突变菌.
(2)上述步骤2、3的目的分别是提供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获得单一的菌落.
(3)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隔绝空气.
(4)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
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若要酵母菌能利用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制取酒精,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酵母菌中转入分解酶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麦秆;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麦秆;将酵母菌与其他能分解麦秆的微生物混合发酵(列举两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为了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为变化,选用哪个实验材料比较适宜(  )
A.蓖麻籽种仁B.洋葱根尖C.菠菜幼叶D.蝗虫的精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
A.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细胞
B.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C.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D.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继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III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I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高(填“高”或“低”)70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外排) 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糖蛋白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II、III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 作用.
(3)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