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 | |
B. |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 |
C. |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 |
D. | 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 |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其中①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的亲水性头部;④是磷脂的疏水性尾部;⑤是蛋白质.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 解: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因此神经递质可被①糖蛋白识别,A正确;
B、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此时钾离子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①糖蛋白,即A面为外表面,而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因此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B正确;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
D、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钠离子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Na+可通过结构②载体蛋白由A侧进入B侧,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同时能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判断物质是进细胞还是出细胞;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华侨中学新高二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c+d | B. | a>b+c+d | C. | a<b+c+d | D. | 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 | |
B. | 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过程中使用了模型建构法 | |
C. | 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
D. |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