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ABC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
无菌水/mL--55
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
温度/℃15251515
第三步:用小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并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物质的量、温度.
(3)若该同学的操作合理,按照他的操作后记录的数据却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计数时统计的酵母菌既有活的也有已经死亡的.
(4)如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①、②、③和④分别对应A、B、C、D组的结果.

分析 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2、探究实验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则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酵母菌种群的数量.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可知,为宾萌实验误差,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
(2)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营养物质的量,因变量为酵母菌种群的数量.
(3)计数时统计的酵母菌既有活的也有已经死亡的,所以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时数据比实际值偏大.
(4)据图表分析,图中的曲线①、②、③和④分别对应A、B、C、D中的数据.
故答案为:
(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
(2)营养物质的量 温度
(3)计数时统计的酵母菌既有活的也有已经死亡的
(4)A B C D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还要求考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对实验进行修善,并能根据表中的信息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由于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X变为酶Y.如表显示,酶Y与酶X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比较指标
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
A.状况①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是因为碱基对发生了缺失D.状况④翻译的肽链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 d是效应T细胞 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f (填字母).
(2)人体消灭癌细胞和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的主要免疫方式是图中的④(填编号).
(3)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b(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4)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后,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
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胆固醇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
(1)酵母细胞的固定采用的方法包埋法.
(2)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A.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B.将无水CaCl2溶解在自来水中配成CaCl2溶液
C.用酒精灯大火连续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D.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E.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蒸馏水中,观察凝胶珠形成
请你改正其中错误的操作(写出4点):
①配制CaCl2溶液时应用蒸馏水.
②海藻酸钠溶解应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③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酵母细胞.
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应滴入CaCl2溶液.
(3)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发酵时:
①加入葡萄糖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可以防止酵母菌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②为了使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运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精确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进行分裂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B.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形成赤道板和细胞板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与a将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D.男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Xb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酶既容易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能反复利用.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多酶系统(或一系列酶、多种酶).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固定化材料是海藻酸钠,使用了图中方法[③]包埋法(填出号码与名称)

(3)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在海藻酸钠熔化的过程中注意事项是,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小火间断加热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或针筒口离液面过近,高度不够).
(4)制备固定化酶不宜用包埋法的原因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