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 |
B. | 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
C. | 实验证明加入缬氨霉素的人工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 | |
D. | K+通过人工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名 称 | 运输方向 | 载体 | 能量 | 实 例 |
自由扩散 | 高浓度→低浓度 | 不需 | 不需 |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
协助扩散 | 高浓度→低浓度 | 需要 | 不需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主动运输 | 低浓度→高浓度 | 需要 | 需要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
解答 解:A、由于“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构成的人工质膜”,加入缬氨毒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说明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A正确;
B、载体具有特异性结合的作用,B正确;
C、由于人工质膜不允许K+、Na+通过,所以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
D、由于K+通过人工质膜时没有说明是否提供ATP,所以不能确定是否为主动转运还是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运输方式,判断物质的运输方式不能教条化,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运输方式可能不一样,例如钠离子的运输方式如果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就是主动运输,如果是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就是协助扩散,所以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是指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 |
B. | 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 | |
C. | 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 | |
D. |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 |
B. |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进入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 |
C. | 由图2可推测传递电信号的神经细胞中存在电压门通道的开关 | |
D. | 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与图1中①所示过程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是极为重要的物质准备阶段 | B. | 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 ||
C. | c段结束细胞核DNA含量增加一倍 | D. | b+c为一个细胞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aXbXb、AaXbY | B. | AaXbXb、aaXbY | C. | AAXbXb、AaXbY | D. | AaXbXb、AaXb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 |
B. | 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获得杂种植株 | |
C. | 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 |
D. | “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组放出的CO2与乙组放出的CO2的体积比为3:1 | |
B. | 甲组释放的能量与乙组释放的能量之比约为15:1 | |
C. | 它们放出的CO2和吸入的O2的体积之比为4:3 | |
D. | 若两组产生的CO2量相等,那么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y﹢12个 | B. | z-14个 | C. | $\frac{W+13}{2}$个 | D. | $\frac{w-14}{2}$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