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流感疫苗的种子株一般采用自然重组技术或反向遗传技术制备,浙大的“种子株”就是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出来的,在临床上除了需要用疫苗预防外,对感染者还需要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治疗.以下是某制药厂根据下面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H7N9型禽流感病毒相应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H7N9型禽流感后的人体内的细胞,促进d过程的诱导剂,在动植物细胞融合时共用的是聚乙二醇(PEG),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起源于细胞.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有丝(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龙胆紫的处理.
(4)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3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选择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杂交瘤细胞(杂交细胞).
(5)理论上,注射了抗体的人不能长期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免疫,原因之一是该病毒的变异(突变)频率快.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请说明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应用:①作为诊断试剂;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说出其中两个作用)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人体内的浆细胞;A、B到C表示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C表示融合细胞;D表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E表示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F表示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H7N9型禽流感后的人体内的已免疫的B细胞(或效应B细胞).促进d过程的诱导剂,在动植物细胞融合时共用的是聚乙二醇(PEG).动物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大量繁殖.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 龙胆紫的处理.
(4)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3种类型的C细胞,即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杂交瘤细胞.因此需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D杂交瘤细胞用于培养.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理论上,注射了抗体的人不能长期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免疫,原因之一是该病毒的变异(突变)频率快.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应用有: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故答案为:
(1)已免疫的B细胞(浆细胞)  聚乙二醇(PEG)   流动性
(2)造血干细胞细胞分化
(3)有丝   龙胆紫
(4)3    选择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杂交瘤细胞(杂交细胞)
(5)变异(突变) 
(6)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①作为诊断试剂;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意思相同即可)(说出其中两个作用)

点评 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为制备抗HPV病毒的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对照剂786383
A2疫苗7848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对照剂1125126
B2疫苗1121125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吸附(或侵入)宿主(人体)细胞.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
(4)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刚刚收获的小麦要暴晒几天,以便储存.有同学用小麦种子做了个小实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将出现小水珠,这些水属于结合水.
(2)经晒干后的种子耐储藏,原因是自由水减少后,细胞的代谢活动减弱.
(3)用镊子夹住一粒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可以看到种子被烧着了,这些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最终得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是小麦种子中含有的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
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细胞器a为液泡,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入c中被分解.⑤代表的物质是ATP.
(3)从图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4)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暗反应产物转变成纤维素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5)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
①在15℃、1千勒克司光照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5×10-3mol.
②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60毫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核糖体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才具有生物活性
B.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C.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羧基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为1和n+1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实验,甲、乙、丙枝条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Mg、P、Fe、I

B. 细胞中的核酸不都是遗传物质

C. 血红蛋白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合成,并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内环境中

D. 人在幼年体内缺④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体内缺④神经兴奋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

①胰岛B细胞受损

②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的识别发生障碍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