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为膝跳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反射弧结构的感受器,用橡皮锤叩击后①产生兴奋,请在答题纸图A中标出此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代表正电位,-代表负电位).

(2)兴奋传导至图B处,a中的递质从b即突触前膜释放,后与c上的受体结合,实现兴奋传递,使小腿突然抬起.
(3)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控制膝跳反射,这是由于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该现象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图中①表示的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为:

(2)a是突触小泡,里面含有神经递质,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传导兴奋.
(3)成年人可以有意识控制膝跳反射,这是由于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该现象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2)(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 特异性)受体
(3)分级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Mg2+、Ca2+和SiO${\;}_{4}^{4-}$的培养液(初始浓度相同)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番茄对Mg2+的吸收量小于对Ca2+的吸收量
B.番茄和水稻对SiO${\;}_{4}^{4-}$的吸收量不同
C.该实验不能说服水稻对这三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水稻培养液中Mg2+浓度大于初始浓度,可能是自于水稻吸收水的速率大于吸收Mg2+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5年1月,农业部表示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其中A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B、C、D、E分别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条件下,马铃薯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CO2速率(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组别条件温度
10℃20℃30℃35℃40℃45℃
A黑暗-5-10-18-34-40-34
B弱光,CO2浓度为0.03%20-8-24-33-29
C适当遮荫,CO2浓度为0.03%350-16-24-24
D全光照,CO2浓度为0.03%58420-14
E全光照,CO2浓度为1.22%10204028120
(1)由表可知影响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除图中所示外界因素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还有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离子 (列举两项).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条件是全光照、CO2浓度为1.22%、35℃.
(3)由表中数据可知,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温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温度,原因是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体a、叶绿体b
B.胡萝卜素、叶绿体a、叶绿体b、叶黄素
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体a、叶绿体b
D.叶绿体a、叶绿体b、胡萝卜素、叶黄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此概念图下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
1.种群密度,2.出生率,3.死亡率,
4.年龄组成,5.性别比例,6.迁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果蔬收获后一般需在低温条件下长途运输或储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有利于果蔬的保鲜,其主要原理是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2)长时间低温,会引起果蔬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改变,导致电解质的渗透率增加,出现细胞伤害(冷害)现象.
(3)实验一:某兴趣小组研究甜菜碱(GB)对黄瓜果实低温储藏期间冷害发生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冷害发生率(%)储藏天数
035791113
甜菜碱浓度
(mmol•L-1
0--5.2615.7923.6834.2144.74
5---5.2613.009.4023.68
10----5.0010.0017.50
15----6.6716.0024.40
(注:“-”表示没有发生冷害现象)
①实验时,每组GB浓度都需处理多条黄瓜,目的是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据表数据分析:不能(填“能”或“不能”)推测冷害发生率与GB浓度呈负相关;
③表中记录的冷害发生率有一处数据有误,该数据所对应的GB浓度和储藏天数分别为5mmol•L-1、第11天.
(4)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GB抗冷害的作用机制,在“某浓度”GB作用下,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如图.
①“某浓度”GB最可能采用实验一表格中10mmol•L-1,原因是该浓度下抑制冷害发生的效果最为显著.
②有研究发现冷害的产生是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含量增加所致,依据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推测GB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适宜浓度的GB通过提高SOD活性来增强清除超氧化物阴离子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遂宁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的一种

D.B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后用显微镜观察脂肪颗粒
B.用猪血细胞可以做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及血红蛋白粗提取实验
C.低温诱导多倍体实验中将洋葱根尖剪0.5-1cm后放入冰箱低温处理36小时后固定
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考虑放入生物的种类及比例,故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中存在多种T细胞且每种T细胞只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B.抗原的刺激或淋巴因子的作用可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接种的疫苗使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D.艾滋病患者因体内缺少吞噬细胞而易死于病原体感染或癌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