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转录,此过程既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RNA聚合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含60个氨基酸,则致病基因中至少含有360个碱基.
(5)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相同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a表示DNA分子,b表示mRNA分子.

解答 解:(1)图中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RNA聚合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丝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分别为UCU、GAA,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
(3)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包括: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含60个氨基酸,则致病基因中至少含有60×6=360个碱基.
(5)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的长度相同,它们转录形成的b(mRNA)的长度也相同.由于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因此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故答案为:
(1)转录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2)-AGACTT-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360
(5)等位基因  相同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B.加盐腌制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腐乳的发酵由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白化病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

(1)据图谱判断,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3号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女患者aa,父亲Aa,母亲Aa.
(3)如果4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其后代患白化病概率是$\frac{1}{3}$.
(4)如果4号与正常人结婚,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再生了一个是白化病孩子概率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生物从微观结构看,它无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从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看,它又是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种生物应该是(  )
A.大肠杆菌B.蓝藻C.乳酸菌D.衣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用15N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以上两组实验,经过适宜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等操作,可检测到(  )
A.①组实验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全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中含3H
B.①组实验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全部子代噬菌体DNA中含3H
C.②组实验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全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中含15N
D.②组实验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全部子代噬菌体DNA中含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表是人体及大肠杆菌的元素组成情况,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人体大肠杆菌
总组成/%干重/%总组成/%干重/%
65156920
18561550
1071110
39310
1.43.01.24.0
0.30.780.31.0
其他2.39.220.55.0
(1)组成生物体的这些元素,没有一种是无机自然界所没有的,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人和大肠杆菌虽然是不同的物种,并且亲缘关系很远,但从组成元素上可以看到各种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这个事实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3)从各种元素的含量可以看出:氧的含量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比在总组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少,其原因是总组成中大部分是水,而水中氧的含量高达8/9,但在干物质中水分很少.
(4)从表中可以看到,碳在总组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比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低,原因是碳主要存在于有机物中,并且水中没有碳,干物质中水分很少,总质量减少,但碳的总质量没有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细胞内有无成形细胞核,可以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型.蓝藻细胞内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的体积小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不同
C.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无任何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各种细胞器
D.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拟核内,没有核膜包围,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有核膜包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糖尿病是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杀手”,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的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它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1)如果胰岛B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其它化学物质的破坏,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导致胰岛素合成减少,则会出现糖尿病.
(2)血液中存在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胰岛素受体存在于靶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上,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由浆(效应B)细胞产生,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以及受体的缺陷,都可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持续升高(升高或降低),使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最终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降低.
(4)糖尿病人由于细胞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会通过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补充能量,从而导致机体消瘦和抵抗力降低.
(5)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