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
B.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C.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其控制物质的进出
D.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高二上10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组成小麦和噬菌体体内核酸的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A. 8、5;8、5 B. 8、5;4、4
C. 4、4;4、4 D. 4、5;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 ||||
实 验 步 骤 | 加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 1 mL | 1mL | 1 mL |
②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5 mL | 5 mL | 5 mL | |
③控制温度,分别恒温 | 0 ℃ | 60 ℃ | 90 ℃ | |
④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 | ||||
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 |||||
组别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pH | 5 | 6 | 7 | 8 | 9 |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 300 | 180 | 90 | 192 | 284 |
(1)在实验一中,pH属于___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3)实验一的第④步最好选用 (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
(4)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 学? ,为什么? 。
(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 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癌变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B.效应T细胞可使癌变细胞发生调亡
C.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A.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适应性考试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宄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宄者做了如下实验。
(1)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 。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
(2)研宄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 蒙古栎 | 杨 | 红松 | 白桦 |
未分解叶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叶 | 7.20 | 9.42 | 8.71 | 5.23 |
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从而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适应性考试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
C.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和人体细胞的呼吸类型相同
D.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ATP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直接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蛋白质由两条环肽形成,并且两条环肽之间有侧链形成的肽键和二硫键连接,具体如图所示,现已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A. (m-3)×18 B. (m-2)×18+2
C. (m+2)×18+2 D. (m+3)×1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3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TGF-β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不能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