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个着丝粒 |
B.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 |
C.除了生殖细胞外,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
D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则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应有18个着丝粒,A错误;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说明减一时期有16条染色体,因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8个四分体,B错误;只有连续进行增殖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C错误;由于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说明带有A和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后期时没有分离,因此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为AAaaXbXb,另一个为YY,因此与AaXb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精子也为AaXb,另外两个精子为Y,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示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及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部分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④和⑥来源相同,且都能识别抗原 |
B.②和⑥的来源相同都要受到抗原刺激形成 |
C.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会迅速释放I产生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可发生部分体液免疫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一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
B.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
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 |
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X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B.细胞Y还能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
C.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控制管理免疫活动 |
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细胞Y能迅速分裂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 |
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
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
D.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若以公式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
A.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 |
B.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家庭数 |
C.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 |
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家庭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结构或生理过程只存在于植物体而不存在于动物体的一组是
A.胆固醇、纤维素、淀粉 |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分裂 |
C.渗透作用、光合作用、细胞癌变 |
D.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