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943 年,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只有20单位/mL.后来,科学家用 X 射线、紫外线等射线照射青霉菌,结果绝大部分菌株都死亡了,只有极少数菌株生存下来.在这些生存下来的菌株中,有的菌株产生青霉素的能力提高了几十倍(目前青霉素产量20000 单位/mL 以上).请回答:
(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能培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由于射线使青霉菌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缘故.该育种方式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加快育种进程.
(2)发生以上变化的化学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发生以上变化的时期是分裂间期.
(3)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
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的方式是多倍体育种,常用的化学试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一样,都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②将青椒的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在太空飞行数周后返回地面,获得了果大、肉厚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青椒新品种,这种育种原理本质上属于基因突变.
③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其理论基础是中心法则法则,可用公式(图解)表示为

分析 1、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解答 解:(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能培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由于射线使青霉菌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缘故.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加快育种进程.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的方式是多倍体育种,常用的化学试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一样,都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②将青椒的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在太空飞行数周后返回地面,获得了果大、肉厚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青椒新品种,这是诱变育种(太空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③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其理论基础是中心法则法则,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突变频率
(2)脱氧核苷酸   分裂间期   
(3)①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②基因突变        ③中心法则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优点、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受体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和受精卵
B.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受体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和受精卵
C.生产基因疫苗的受体细胞可以是任何生物细胞
D.生产基因药物的受体细胞可以是任何生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关系密切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细胞核B.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
C.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核、核糖体D.中心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生物工程相关技术操作流程示意图,A、B、C、D表示有关细胞或结构,序号①到⑤表示有关操作过程和处理方法,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如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流程,经过①②处理得到的A和B称为原生质体,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及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若上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流程,则A、B分别表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经过③过程得到的两两融合细胞有3种,因此要经过筛选得到所有的杂交瘤细胞,再通过分散克隆和抗原-抗体杂交筛选出产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若图表示克隆动物的流程,A表示供体细胞,则经②处理后得到的B为去核的次级卵母细胞.
(4)若图D表示体外即将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则可以通过转基因、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等技术(至少填两个)得到这样的早期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甲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是该动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示意图,丙、丁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结构①的主要功能除了将细胞与周围环境隔开以外,还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功能.
(2)甲图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2、8、11(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与该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葡萄糖被细胞吸收使细胞内液浓度升高超过外界,进一步使细胞吸水胀破.
(3)甲图与丙丁所在的细胞相比,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甲图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4)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则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最多时含有的染色体数是8;参与由甲形成乙过程的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9、10]核糖体、中心体.
(6)根据乙图在方框中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期)的示意图,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从良种母牛获得卵母细胞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屠宰场中获取;二是采用活体采卵的方法从母牛体内直接获取.获取卵母细胞前可以对良种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处理.
(2)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使卵母细胞成熟;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该过程常采用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精子头部会释放相关酶溶解放射冠细胞之间的物质,这叫做顶体反应.
(4)阻止多精子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5)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6)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一般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等几个阶段.囊胚时期的细胞开始有了分化,其中内细胞团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对全球变暖问题上,“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己成为人们的共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变暖后,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可能入侵到较高纬度地区.如果发生此种情况,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终是S型曲线.这一变化可能的威胁是成为被入侵地的物种的竞争者,导致本地物种的数量下降甚至灭绝.
(2)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但引起气候暖化,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南极的生物群落在全球变暖后,发生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两极被认为是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南极洲一个简化的食物网.小齿鲸处于第四、五、六、七营养级.全球变暖会导致磷虾的数量急剧下降,受这一变化影响最大的种群是须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持续高热的病人,医生必须给其降温,其目的是(  )
A.抑制体内病原体的增殖B.维持病人体内酶的活性
C.调整患者的呼吸速率D.增加病人的散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能看到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加深
B.需要把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固定后再观察
C.该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