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营养学家提倡每天吃一把大豆,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较多的(  )
A.多种糖类物质B.不饱和脂肪酸C.非必需氨基酸D.赖氨酸等氨基酸

分析 大豆等食物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多吃有助于身体健康,豆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丰富.

解答 解:有些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缺少人体的某些必需氨基酸,如玉米的蛋白质缺少色氨酸和赖氨酸,稻谷的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而豆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丰富.因此,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可以提高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珊瑚礁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珊瑚的色彩源于生活在珊瑚虫消化腔中的虫黄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大部分能量.珊瑚虫所需的其余能量来自捕食的浮游生物.请回答:
(1)珊瑚虫和虫黄藻依次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两者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共生.
(2)珊瑚礁区物种繁多,不同生物在珊瑚礁区占据不同位置,它们通过食物链/营养/食物/食物网关系互相依存,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珊瑚礁区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4)热带珊瑚礁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之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黑龙江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基本上囊括了三江平原上所有的物种,包括大量濒危物种和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给该保护区带来了严重破坏.下表是该湿地吕两种小型野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的调查数据(单位:株).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甲种群 4900 4120 3176 1218 110
乙种群 012 724322592 
(1)甲.乙种群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成分),对生态系统完成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和信息传递功能有重要作用.(2)乙种群从无到有,在这五年之内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的原因是空间充裕、没有天敌等(至少答出两点),按照该数学模型,预计第六年种群数量将达到15552株.
(3)从上表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五年间甲、乙两种群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并且该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xl07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示意图A和B中,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溶解氧(氧气)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不具有哪种特征(  )
A.糖蛋白减少B.细胞形态改变
C.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D.代谢速率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剂,后用吡罗红染色剂
B.水解之前要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C.冲洗时的速度要迅速
D.使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地由于引入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15株.
(2)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单位: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2中绘出该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注引入植物).
(3)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生存环境适宜、缺少天敌.
(4)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图3).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乙为该入侵植物,甲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时,甲、乙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5)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量、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表. 
区域号12345
植株数量2004006008001000
荚果数/株8.36.14.62.72.1
种子数/荚果6.05.96.25.96.0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
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量不随种植密度变化而改变.
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含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填写图中号码所示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mRNA④核糖体.
(3)如本图所示,储存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最终传递给蛋白质分子,并通过代谢得以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变化曲线,图乙是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实线表示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BCAD.(用字母代号表示)
(2)乙图中的C相当于甲图曲线中的CD段(用大写字母表示),乙图B时期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
4条、染色单体8条、DNA分子8个.
(3)乙图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分裂间期 期的细胞简图,该期特点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