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据图回答问题:

(1)若在图乙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受刺激部位膜外电位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可观察到在X处给刺激时电表指针偏转2次,在Y处给刺激时电表指针的偏转0次,两者偏转次数不同是由于兴奋的传递特点不同,后者不同于前者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2)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细胞甲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物a应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当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甲细胞分泌物质a,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为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该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3)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递质受体(突触后膜)的功能.
(4)人体内的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才能维持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原因是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5)2008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豪森以及西诺西和蒙塔尼,后两人获奖是因为多年前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该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使图甲所示的过程不能进行,最终使人体丧失一切免疫机能.
(6)免疫学可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在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药物,虽然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分析 1、图甲中,C表示靶细胞,D表示效应T细胞.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4、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 解:(1)在X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膜外电位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刺激Y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则不能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故指针偏转0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2)图乙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细胞甲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物a应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当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甲细胞分泌物质a,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为反馈调节.激素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该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3)由于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所以药物没有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而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说明药物抑制了递质的受体功能,使信息不能传递.
(4)人体内的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才能维持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原因是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
(6)免疫学可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在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药物,虽然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故答案为:
(1)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    0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该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3)递质受体(突触后膜)       
(4)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5)T     
(6)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淋巴细胞减少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AD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EF所示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磷脂是动植物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都是还原性糖
C.淀粉和糖原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D.脂肪、磷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B淋巴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D.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当人在轻度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会增加B.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加
C.线粒体中酶的数量会增加D.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数量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同学的体检报告单上关于乙肝检测结果显示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未患乙肝病,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B.从父母遗传得到了对乙肝的抵抗力
C.未感染乙肝病毒,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
D.体内无乙肝病毒,容易被乙肝病毒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 中细胞B的名称是T细胞,细胞D分泌的物质是抗体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抗原$\stackrel{④}{→}$细胞E$\stackrel{⑦}{→}$细胞D$\stackrel{⑧}{→}$沉淀或凝集反应(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G 的名称是效应T细胞.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图2过程有关(填图1或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从细胞元素构成的角度,请简要概括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统一性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线粒体和叶绿体各存在于什么细胞中?请各用一句话概述线粒体存在于有氧呼吸的真核生物中;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中,中心体存在于什么细胞中?物动物和低等植物有没有一种细胞同时含有上述三种细胞器?低等植
(3)请简述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呼吸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和CuSO4组成,简述两者存在哪几个方面的不同?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斐林试剂乙液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0.01g/mLCuSO4溶液.
②使用方法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细胞内某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B.5是该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C.4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D.该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