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主要去向是
[ ]
A
.以糖元形式贮存,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B
.贮存在葡萄糖等有机物中,部分供给ADPC
.贮存在ATP中及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D
.全部转换成ATP中的能量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13
已知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释放出能量2870kJ。1mol ATP转化成ADP释放能量31kJ,1mol葡萄糖生物氧化时,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36molATP,在线粒体外氧化生成38molATP。那么细菌和动物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分别是( )
A.34%和36% B.36%和34% C.39%和41% D.41%和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A.34%和36% B.36%和34% C.39%和41% D.41%和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每空1分,共10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低碳”演绎得美妙绝伦。世博会上,许多低耗环保的新型材料也一一亮相,会“呼吸”的墙壁、地板随处可见。在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以英国贝丁顿“零能耗”社区为原形的“世博零碳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馆的核心是一座“种子”圣殿。实际上,种子并非植物新生命的开端。人类和植物一样,新生命的开端是 ,我们全身的细胞都来自它的 分裂。植物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由 提供。
(2)日本馆的展示主题是“像生命一样会呼吸的建筑”。请你写出生物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3)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草地。观众可在十分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屋顶的草坪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吸收CO2是光合作用中的 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中,水光解时释放出了 ,此过程依赖叶绿体中的特殊结构是 。
(4)“零碳”餐厅中,烧饭用的沼气是食物残渣在地下发酵产生的,发酵离不开细菌等微生物。细菌和人体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有无细胞器 B.有无核物质
C.有无DNA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5)“零碳馆”房顶的绿色植物吸收的CO2在植物细胞内的转移途径是 。
A.CO2→C??5→葡萄糖 B.CO2→C3→葡萄粮
C.CO2→叶绿素→C5→葡萄糖 D.CO2→叶绿素→C??3→葡萄糖
(6)下列哪一种能源不是真正的“零碳”能源(多选)
A.某种植物转化的乙醇 B.风能
C.太阳能 D.可转化为沼气的物质(如剩饭剩菜)
E.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高三12月月考理综合题(生物部分)(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6分)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曼利用水绵(一种绿藻),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水绵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细菌在B的分布情况是
原因是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
从C的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
(3)小李同学对在B所观察到的细菌分布情况作出了如下假设:细菌仅仅是被照射在叶绿体上的绿光所吸引,而不是白光。请用C的观测结果来否定上述假设
(4)下列对此实验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B.实验中的两种生物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
C.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D.实验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生物的氧气情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连州市高三12月月考理综合题(生物部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曼利用水绵(一种绿藻),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水绵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细菌在B的分布情况是
原因是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
从C的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
(3)小李同学对在B所观察到的细菌分布情况作出了如下假设:细菌仅仅是被照射在叶绿体上的绿光所吸引,而不是白光。请用C的观测结果来否定上述假设
(4)下列对此实验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实验中的两种生物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C.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实验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生物的氧气情况
(5)如果你可使用水草、台灯、颜色滤光片及实验室常备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更充分地验证C得到的结论正确,你应收集的数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