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D.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答案】B
【解析】
据图II-5和II-6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6肯定是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6肯定不是携带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和II-4所生孩子,男孩女孩发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和II-4所生孩子,女孩、男孩均有1/2概率患病,发病率也相同;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隐性遗传病,III-8都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A、II-5和II-6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5肯定是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所生儿子III-11患病,II-5也肯定是携带者,B正确;
C、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男孩女孩发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III-9的X染色体上含1个致病基因而Y上没有,则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男孩,C错误;
D、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5和II-6均为杂合子,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5为携带者,II-6正常,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期,武汉等全国多地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该病由名为“2019-nCoV”的RNA病毒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RNA病毒可以分两种,RNA复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RNA病毒是上述哪种类型的病毒,设计了模拟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RNA复制病毒在产生子代RNA时需在宿主细胞内以_______________为原料,至少复制____________次,才能得到子代RNA分子。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2)病毒增殖过程中,与RNA复制病毒相比,逆转录病毒除需要____________酶外,其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为____________。
(3)补充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组别 | 加入试管的物质 | ||
甲 | 该病毒的核酸 | 带放射性的四种核糖核苷酸缓冲溶液 | 核酸复制、逆转录所需的酶,ATP,适宜的温度 |
乙 | 该病毒的核酸 | X溶液 | 核酸复制、逆转录所需的酶,ATP,适宜的温度 |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加入的物质如上表所示,其中,X溶液为_______。
②保温一段时间后,将试管中的各物质分离后检测合成的核酸是否有放射性。
③若检测结果为甲试管合成的核酸无放射性,乙试管合成的核酸有放射性,则说明该病毒为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按照如上设计进行实验后发现,最终甲、乙两支试管内均无法检测到子代病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种群有关的问题
I.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1)调查中发现该牧场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如图为该牧场的长爪沙鼠数量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理由是___。
Ⅱ.如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
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时结果如图,若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2号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的女患者数量多于乙病的女患者数量
B.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1/4
C.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D.若5号性染色体为XXY则是2号生殖细胞异常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图2中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 2 中的_____,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_____个染色体。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_____(填编号)。
(5)图2中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酶的固定化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 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 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 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其睾丸中某细胞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分裂过程,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h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XB
B.形成b-c段的原因是细胞内进行了染色体复制
C.显微镜下观察e-f段的细胞,可看到着丝粒的分裂
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发生在a-b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