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先在低倍镜下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 |
B. | 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 | |
C. | 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 | |
D. | 始终看不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分析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选材和染色剂:蝗虫的精细胞,材料易得,观察方便,染色体数量少,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都能观察到.染色剂选择: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四、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解答 解:A、用显微镜观察时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因此先在低倍镜下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A正确;
B、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蝗虫是动物,其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因此不会观察到细胞板结构,且制作装片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动态变化规律,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政府将在今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的( )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种群密度 D.迁入率、迁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 |
B. | .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 | |
C. |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 |
D. | .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时可以观察到红色区域较大,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 |
B. | 含RNA的区域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 | |
C. | 含DNA的区域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 | |
D. | 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 |
B. | 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1、2、3 | |
C. | 2与4中都含有色素且种类相同 | |
D. | 3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 | |
B. | 蛔虫细胞中ATP只能依靠有氧呼吸产生 | |
C. | 叶肉细胞中只有叶绿体能产生ATP | |
D. | 细胞产生形成ATP时,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 1 和 5 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 |
B. |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 | |
C. | 若该细胞核内的 4 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 |
D. | 图中 2 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