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氧气,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分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如果突然停止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将上升,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若该植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则①产生的ATP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④过程产生的ATP,上述过程可以产生ATP的有①③④(填序号)
(4)请写出①和②所示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6CO2+12H2O$→_{叶绿体}^{光能}$C6H12O6+6O2+6H2O.
(5)对温室栽培植物而言,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为避免大量减产,应设法降低农作物的③④(用图中①-④表示)过程.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是光反应,②是暗反应,③则是葡萄糖的酵解,④是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其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①过程表示光反应a物质则是氧气,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②是暗反应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那么在短时间内,其来路不变,去路受阻,最终导致其含量上升.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植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机物有积累,所以光反应产生的ATP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图示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有光反应阶段①和有氧呼吸的全程③④.
(4)图示①②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反应式为:6CO2+12H2O$→_{叶绿体}^{光能}$C6H12O6+6O2+6H2O.
(5)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为避免大量减产,应设法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③④消耗过多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
(1)氧气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上升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大于    ①③④
(4)6CO2+12H2O$→_{叶绿体}^{光能}$C6H12O6+6O2+6H2O
(5)③④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雄性果蝇精巢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BC段
B.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AD段
C.等位基因分离主要发生在EF段
D.细胞中可能含两条Y染色体的时期是FG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使靶细胞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B.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分裂后一定形成2个精细胞D.只有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表示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图2表示密闭容器及自然环境中某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图3表示该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处于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分析回答:

(1)图1中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t3→t4,暗反应增强(减弱、不变、增强),光反应随之增强(减弱、不变、增强).
(2)图2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2个,FG段密闭容器内CO2浓度下降缓慢的原因是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3)图3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d点的移动情况是左上移.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可表示为:V1+V2(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4)结合图1和图3,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时带给人们的启示是:给植物适宜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羊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能较长时间提供青饲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羊草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调查该种群的

(2)羊草草原上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是 (填“相同”或“有差别”)的。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如果过度放牧,羊草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其他杂草所取代,会改变群落演替的

(3)研究发现,羊草株高达25cm时,较适宜放牧。为研究放牧对羊草草原的影响,科研人员以留茬高度来模拟草原利用强度,在一年内测定群落植被的生长速度,结果如下图,留茬高度为 时,植被的生长速率最大,说明适度利用草原可 (填“促进”或“抑制”)植被的生长速率;研究还发现,该利用程度可增加草原群落的丰富度,这体现了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因素适度干扰时,其 稳定性会增强。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适度放牧能合理地调整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实验,图甲为获得的实验结果,图乙是酵母菌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M点的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C.图乙中X为丙酮酸,通过两层磷脂分子进入线粒体被利用

D.酵母菌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酒精浓度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训练(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若细胞B为胰岛B细胞,则物质A为________,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细胞B为胰岛A细胞,则物质C将被运往__________。

(2)若细胞B为T细胞,则物质A为_______,物质C在体液免疫中作用是_________。

(3)在寒冷环境中,若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则可间接影响其分泌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此时与物质C有协同作用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