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水质和洗涤方式等因素有关
B. 生态缸制作后期,为了防止动物死亡,定期通入适量的氧气
C. 在家中用70%含水量的豆腐制作腐乳,6月比11月更易成功
D. 扦插枝条的基部浸泡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生根数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中的花青素是牵牛花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花青素合成的简要途径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不同的花色
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C. 牵牛花的花色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D. 基因在不同酸碱度环境中有不同的表达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 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 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 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右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 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 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
D. 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O2浓度为0时,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在O2浓度为b%以下时(不包括O点),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器官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Q点重合,其呼吸类型为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4)由该曲线提示的原理,我们在进行果实和种子储藏时,应取约a/2氧气浓度值,理由是_________。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______会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并与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________。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发生了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即_______转移到细胞膜上。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 DNA聚合酶能把单个脱氧核苷酸分子连接成一条DNA单链
C. 解旋酶能使DNA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
D. 一种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蚜虫遇敌害时释放报警信息素警示同伴
B. 夏夜中雌雄萤火虫靠发光相互识别
C. 狗靠自己沿途的尿迹巡回出发地
D. 雄鼠散发气味使幼鼠的性成熟大大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