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一株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F1种子胚乳的基因型可能有(  )
A.2种B.4种C.6种D.8种

分析 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1个精子和1个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并发育成胚;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并发育成胚乳.

解答 解:1、基因型为Aa的玉米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极核都有两种,即A和a.
2、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并发育成胚乳,则形成的基因型有四种,即AAA、AAa、Aaa、aaa.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双受精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预处理.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以下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预处理不做处理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两周后,皮肤片脱落切除胸腺
A.甲、乙体表的丁皮肤都脱落,丙上的存活
B.再次移植的皮肤片最易脱落的是甲,最易存活的是丙
C.两周后再移植丁皮肤,乙体内发生二次免疫反应
D.甲和丙比较,说明对异体皮肤的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HIV 能通过细胞表面的 CD4(一种受体蛋白) 识别T 细胞(如图甲),如果给 AIDS 患者大量注射用 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 HIV 识别、入侵(如图乙).因 HIV 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 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 AIDS 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红细胞都可成为 HIV 的“陷阱细胞”
B.充当“陷阱细胞”的红细胞遭到 HIV 的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C.充当“陷阱细胞”的红细胞大量死亡,不影响对机体氧气的供应
D.HIV 侵入人体的 T 细胞后,先经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后经体液免疫彻底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几种营养结构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
A.甲→乙→丙→丁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通过询问家长或调查的方式,分析你所熟悉的环境(如田间、坡地、小树林、公园等)的生物多样性增减情况及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片片的马铃薯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面的表格显示实验的结果.
蔗糖溶液的浓度(%)马铃薯质量的变化(%)
5+7
10+3
15+1
20-6
25-10
(1)导致马铃薯质量增加或减少过程的生物学名称叫做渗透作用.
(2)请估计当马铃薯的质量增加5%时,蔗糖溶液的浓度应该为7.5%.
(3)与马铃薯细胞浓度最为接近的蔗糖溶液浓度是15%.
(4)请解释为什么一些马铃薯片的质量会增加,而有些马铃薯片的质量会减少?当蔗糖溶液浓度低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质量增加;当蔗糖溶液浓度高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质量减小.
(5)上表中马铃薯质量的改变用“%”来表示,而不用“克”来表示,其目的是便于马铃薯间直接公平地比较.
(6)上表中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2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将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再经花药离体培养,这些单倍体的基因型有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
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
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益阳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结构中,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