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可验证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__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 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位素标记法 几乎不能 几乎不能 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P含量极低,从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 沉淀物 上清液 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它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完成自身的增殖过程。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
(2)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P含量极低,所以从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即试管4中几乎没有32P。
(3)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甘油三酯在肝细胞中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甘油三酯的运输携带者主要是乳糜微粒
B. 途径①⑤⑥增强容易诱发脂肪肝
C. 胰岛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⑤、⑥
D. 人体饥饿时,③过程会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血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突变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t-PA突变蛋白,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工程。
(1)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编码序列(即模板链的互补链序列)为TGT,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突变基因编码该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应设计为______。
(2)上述突变基因(即目的基因)宜采用______方法获得。
(3)若获得的t-PA突变基因如图1所示,那么质粒pCLY11需用限制酶______和______切开,才能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
(4)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含t-PA突变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表型是______。
A.新霉素抗性且呈蓝色 B.新霉素敏感且呈蓝色
C.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 D.新霉素敏感且呈白色
(5)为了收获大肠杆菌表达的t-PA突变蛋白,第一步可采用常规的酶分离提纯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顺序是______。
A.破碎→过滤→沉淀→层析B.过滤→层析→破碎→沉淀
C.层析→沉淀→过滤→破碎 D.沉淀→破碎→层析→过滤
(6)层析是蛋白质或酶分离提纯的重要步骤。在图2所示的层析装置中,层析柱内装填了特定的细小固体颗粒(称为层析介质),待分离的蛋白质或酶混合溶液流进流出层析柱,便可将目标蛋白与杂蛋白高效分离。试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为了高效分离t-PA突变蛋白,层析介质表面事先应交联或固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B.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
C. 若C代表磷酸,则A是核糖
D. 遗传信息是E中D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ADNA杂交体,这些非模板 链和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 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进行的 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真核生物中
B. 酶1和酶3都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氢键
C. R环中含有碱基U和T的核苷酸都只有1种
D. R环的出现与否可作为DNA是否复制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长一小段,而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要短一小段,据图判断造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是( )
A. 染色体倒位
B. 染色体易位
C. 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使机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偏离调定点后,机体能通过一系列生理活动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提高进而导致发烧。图示病人机体中参与调节生理活动的相关器官和组织,其中数字表示激素,字母表示结构。
(1)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致使体温呈上升趋势时,正常体温相当于______(填“炎热”或“寒冷”)刺激,此时会在______形成寒冷感觉。
(2)病人体温呈上升趋势时,机体发生调节活动有______(多选)。
A.①②③均上升
B.③上升、①②下降
C.骨骼肌非自主颤栗
D.皮肤血管舒张
(3)产热加强时肝脏细胞中发生的物质转化有______(多选)。
A.甘油三酯→葡萄糖
B.葡萄糖→糖原
C.糖原→葡萄糖
D.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4)激素④对肾脏的作用是______。
A.促进abcd处水分的吸收 B.促进bcde处水分的吸收
C.抑制abcd处水分的吸收 D.抑制bcde处水分的吸收
(5)高烧病人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以增加散热,请写出此调节过程反射弧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果酒与果醋制作的相关问题:
(1)红葡萄酒具有美容养颜等诸多功效,其中的红色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_____。制作果酒时若要提高产量,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家庭酿酒过程中不必对发酵瓶严格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如果果汁未严格灭菌,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菌,则在酒精发酵旺盛的时期,醋酸菌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如图为某同学制作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简图,则集气管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液表面出现菌膜,则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中,发现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由A,a控制)的男孩,其父母均正常(如图),假设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2号携带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
B. 若1号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C. 若1号携带致病基因且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3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D. 若1号与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4号患病最可能是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