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有研究者利用植物幼苗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A.B.C.D.乙和丙

分析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只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分布.
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照射下,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这样,背光一侧纵向伸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慢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一侧弯曲.

解答 解:图甲中,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
图乙中,幼苗切去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
图丙中,感光部位是尖端,幼苗尖端包裹不透光罩,生长素分布均匀,幼苗直立生长.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植物的向光性,重点考查植物的向光性,要求学生理解单侧光的作用是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与生物学有关内容的包含关系示意图,下列选项内容与图中序号依次对应,其中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脂质:脂肪、磷脂、固醇、胆固醇、性激素
B.植物细胞中的糖:单糖、二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C.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D.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根据下面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图示回答:
(1)图甲经①~⑦过程形成的细胞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图甲经①~⑦过程形成的细胞中具有识别抗原作用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
(3)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人体接种的疫苗作为抗原,大多数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呈递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下,才能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而发挥免疫效用.
(4)在流感病毒感染时,使用外源性免疫抗体,即对新感染者直接注入抗体,效果较好.
(5)若我们接种了针对未变异的流感病毒而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变异后的流感病毒的侵染?否,原因是记忆细胞和抗体具有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
C.红绿色盲遗传与性别无关D.红绿色盲男性有两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与体液调节相比较,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途径是反射弧B.反应速度较慢
C.作用范围较广泛D.作用时间较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了进一步观察其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
A.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B.清水
C.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D.质量浓度为0.3mg/L的蔗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有待效的抗疟新药,是从菊科蒿属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我国某地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型青蒿种群繁多.科研人员为开发利用这些野生型青蒿资源,进行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请回答:
(1)调查某野生型青蒿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调查法(样方法),在取样时应注意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并要进行随机取、计算所有样方株树的平均值;
(2)如图中野生型青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填“是”或“不是”)可变的.
(3)野生型青蒿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等位基因而形成的,再通过有性生殖中基因自由组合而形成的.在野生型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植物的直接价值.
(4)四倍体青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获得四倍体植株,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高度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苏省江市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洋葱是生物学中较常使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是两组与洋葱细胞相关的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常选取____________为实验材料,原因是此部分细胞的液泡中含有__________,便于观察。

(2)下图是有关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实验中三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其中液泡颜色最深的一次观察是图中字母________观察到的显微视野。

(3)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选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观察对象,这部分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识别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有关这项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其中步骤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丁进行时,应在盖玻片上方再放置一块____________,压片完成后显微镜观察前再将其去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

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