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酵母菌 | B. | 大肠细菌 | C. | 蓝藻 | D. | 水稻 |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发现外层结构无明显变化”,说明如果该细胞外层具有细胞壁,其细胞壁成分不是纤维素,即不属于真核生物;又由于“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只能是蓝藻.
解答 解: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大肠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蓝藻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不能被纤维素酶水解,同时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水稻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水解,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同时区分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进一步获得准确答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
B. |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 |
C. | 构成RNA分子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
D. |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分布在不同部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
B. | 在“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 | |
C. |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
D.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起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肽键数目减少8个 | B. | 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 ||
C. | 氧原子数目增加8个 | D. |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8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