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天利38套 高中生物 题型:071
从分子水平揭示激素向靶细胞传递信息的机制是近20年来的热门科研课题。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中A激素和B激素的调节机制。A激素先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相对于第一信使——激素,它叫第二信使)激活细胞内已有的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反应。B激素则先进入细胞,分别同胞浆受体、核受体结合,启动DNA转录mRNA,翻译合成诱导蛋白,引起靶细胞的固有反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的调节机制是图________所示的调节机制。
(2)图甲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与A激素结合具有专一性,这与它的________有关,这种专一性的结合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的调节机制中,控制诱导蛋白合成的基因在没有激素刺激时处于关闭状态,有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的非编码区中的________不能被RNA聚合酶识别,从而不能转录出相应的________。
(4)如果A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靶细胞应该位于________中。激发的引起细胞中固有反应的酶系统应该是与合成________激素有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 题型:013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就含有叶绿体
B.同种类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还是细胞中有机物不同
C.核细胞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核糖体
D.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种细胞器中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模拟试卷(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利用率。
(4)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①图中用A、B两种不同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Ⅰ、Ⅱ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获得的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A和B,哪种方法符合题意?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2分)、右图是对一位具有食道完全狭窄的妇女所进行的实验结果。
实验一:让妇女吃下400克麦片粥,但该妇女明显对燕麦粥厌恶。
实验二:让该妇女吃下自选的喜爱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沙拉、牛奶、土豆、炸鸡腿、烤肉、鸡蛋、蛋糕等。两次实验中食物经品尝与咀嚼,都未能进入该妇女胃内。
(1)食物没有进入胃中,但仍有胃液分泌,是由于食物进入口腔,刺激了口腔等处的____________,通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至胃引起的。引起胃液分泌的反射属于__________反射。若切断传出神经,该反射将_________(能、不能)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的胃液分泌量明显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结果说明:实验二与实验一胃液分泌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反射引起的。
(3)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实验目的:
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图示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在装置1(实验组)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对照组)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任氏液。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实验结果:装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2: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3分)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此技术生产人工“种子”,需要将组织培养获得的________________外面用一层有机膜包裹,并在薄膜以内放入一些营养物质,这层膜和这些营养物质分别具有种皮和胚乳的功能。
(3)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A.储运方便 | B.培植简易 |
C.成活率高 | D.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_____。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_____。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图甲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小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mg/100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 __________:实验组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