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转移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H上产生水,I消耗水

B. 完成过程①和②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 J和K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D. E是叶绿体内膜,其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

【答案】B

【解析】

A核膜、B细胞膜、C叶绿体、G线粒体、J内质网、K高尔基体。

H是线粒体内膜,产生水,I是线粒体外膜,消耗水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A错误;分泌蛋白合成运输相关的具膜细胞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联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J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K高尔基体上无核糖体,C错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E上,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菌株II相比,在菌株III、IV中参与纤维素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研究构建重组质粒时可选用四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如下图,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环接,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是___________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3)设置菌株I为对照,是为了验证_______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4)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菌株II、III、IV,菌株_________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时,菌株IV更具有优势,因为导入中的重组质粒含有___________,使分泌的纤维素酶固定于细胞壁,减少因培养液更新造成的酶的流失,提高酶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薇甘菊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 薇甘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间是竞争关系

C. 薇甘菊在原产地没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D. 薇甘菊泛滥是脱离原产地后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①能使细胞保持适宜的核质比

B. 过程③引起细胞内水分减少,核体积变小,多种酶活性降低

C. 过程②表示畸形分化,会引起细胞发生突变而产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 胰岛素、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细胞产物的存在均能体现细胞已经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呼吸强度逐渐减弱

B.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C. 在B点时,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呼吸作用

D.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茶叶有降压、提神和保健等功效。某科研人员在晴朗夏季的一天中探究茶树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是_____(填“实线”或“虚线”)。从胞间CO2浓度分析,与12点相比,14点时叶肉细胞中C3含量_____(填“高”或“低”)。

(2)茶树在中午时分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__________(填“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

(3)研究C02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CO2中的氧经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后转移到终产物____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反映一五计划的成果

B. 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反映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C. 袁隆平杂交水稻,缓解大跃进带来的粮食困难

D.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反映参与信息技术革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