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在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数目各不相同
B.②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③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自由进出核孔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②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及rRNA的形成有关.③表示核膜,上面的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答 解:A、①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末期数目都相同,后期与其他时期不相同,A错误;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错误;
C、③是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所以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核膜在前期解体,在末期重新出现,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C正确;
D、核孔允许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但具有选择性,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核孔,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以及相关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其比例为3:1:6:2.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0%.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 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表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
2常温下加Fe3+氧气泡稍多而小
3常温下加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
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
A.第4组是对照组B.气泡的大小是自变量
C.气泡多少是因变量D.过氧化氢量的多少是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这些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品系1、品系2、品系3三个不同的纯种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实验1:品系1×品系2,F1全为白花;
实验2:品系1×品系3,F1全为红花;
实验3:品系2×品系3,F1全为白花;
实验4:F1红花×品系1,后代表现为1红:3白;
实验5:F1红花×品系2,后代表现为1红:7白;
实验6:F1红花×品系3,后代表现为1红:1白;
结合上述杂交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知,花色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判断主要理由是:由实验5可知是测交,红花概率为$\frac{1}{8}$,为($\frac{1}{2}$)3
(2)根据以上分析,这三个纯种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品系1aaBBcc或AAbbcc或aabbCC,品系2aabbcc,品系3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3)用实验2中的F1红花与实验3中的F1白花杂交,后代中红花比例为$\frac{9}{32}$.
(4)已知花色由花青素(一种小分子的物质)存在情况决定,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为: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海滩等高盐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高温条件下培养.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应当怎样操作?
(5)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应该保持纤维素的量与浓度、反应时间、pH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静息电位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内外浓度差,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70mV时,此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因此,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Na+内流不足以引起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
(2)在缺氧处理25min时,给予细胞3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
(3)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实验室中提供了新取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H2O2溶液、碘液及实验所需的全部仪器、工具等(溶液浓度符合要求).某研究性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请回答:
步骤组别
ABCDE
1、加入底物5ml-5ml-5ml
2、加入酶液-5滴-5滴-
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9℃9℃65℃
4、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5分钟5分钟5分钟
5、检测
(1)步骤1应选择淀粉溶液(填“H2O2溶液”或“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
(2)步骤2加入的是含淀粉酶的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37℃.
(3)请完善步骤4的操作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
(4)步骤5应选用碘液(填“斐林试剂”、“碘液”或“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原核、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液泡等结构有关
B.胰岛B细胞内高尔基体发达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C.好氧性细菌内线粒体发达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
D.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脱氧核糖核酸简称为DNA,它与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核糖核酸简称为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