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衡水模拟)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1所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EF段来表示
C.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
D.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目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 ____模型,其中A代表 分子; B代表 ; D代表 ;
(2)当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若要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细胞是 ,因为这种细胞 。
(3)a b c d 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其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 判断理由是 ,而 表示的是主动运输,其中 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新密一高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陕西模拟)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新密一高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秋•济宁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为选择透过性膜,氨基酸、维生素都需要膜上载体协助通过
B.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允许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西钦州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仙游县校级期末)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西钦州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湖北校级期中)图甲中试管A与试管B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影响.试管A的结果如图乙曲线所示.据如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B.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
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西钦州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禹州市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
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15-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度高三生物期末练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
B.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C.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不受自身密度制约
D.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近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生命科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
B.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没有核膜的细胞在吸收葡萄糖时,消耗的能量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D.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能在叶绿体中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