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
B. 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C.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属于反射
D.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过上左图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_______。
(2)若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___。 设上左图中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右图所示的关系,E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5.8×109 kJ; B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3×108 kJ;若D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5×108kJ,则A种群最多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
(3)④表示__________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
(4)由上左图可得: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4∶4∶1
C.9∶2∶1 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B.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 农业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只有C、H、O、N四种元素 B. 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
C. 都是大分子物质 D. 通常都含有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其中①~⑥表示免疫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成熟细胞②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
B. 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③能识别不同的抗原是由于细胞③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 细胞④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 细胞⑥中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都送到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散热。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mol/L、145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___(分级或反馈)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黑色母兔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白色母兔去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将胚胎植入灰色母兔的子宫内。出生小兔的毛色应该是( )
A.黑 B. 白 C. 灰 D. 无法预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现以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6.2kb大小的线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备注:X:A,Y:B,Z:C)
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