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氮源、无机盐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
(2)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强降解苯磺隆菌株的浓度,以确保能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该菌.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的原因可能是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后对接种工具用灼烧法灭菌.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作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是探索苯磺隆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图甲中,首先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菌种,再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出相应的菌种;图乙中:测定苯磺隆降解率.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微生物的各种培养基配方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类营养;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存繁殖.
(2)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强降解苯磺隆菌株的浓度,以确保能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该菌.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或接种针);接种环在平板内的每一次划线前,都要先灼烧灭菌冷却后划线,而且要从上一次划线末端而非空白处划线,不冷却会烫死上次划线末端菌株,从空白处划线是不会有菌株的.
(4)从图乙上清液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可知是用于水解上清液中的某蛋白质的,由此可判定实验假设是目的菌株通过分泌某种蛋白质来降解苯磺隆,但是尚需设置不加入蛋白酶的对照组实验,否则没有说服力,因而不合理.
故答案为:
(1)氮源   无机盐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
(2)增强降解苯磺隆菌株的浓度,以确保能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该菌
(3)接种环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灼烧
(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点评 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过程,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探究实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掌握分离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及操作过程;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结合图中信息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通货”,在细胞中大量储备
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为可逆反应
C.ATP中含有腺嘌呤、磷酸基和脱氧核糖
D.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不一定需要叶绿体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是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植物体内具有此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和吲哚丁酸.
(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合成的有机物是C3化合物.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
(4)结合两个实验数据,去顶8h时Ⅰ组和Ⅱ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等于(大于/小于/等于)Ⅱ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些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II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不同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中什么的成分不同(  )
A.磷脂B.脂质C.蛋白质D.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④所含的色素的功能相同B.①②⑤均与能量代谢有关
C.①②③④均可用来鉴别植物细胞的种类D.①②③④⑤所含糖类物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使用普通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细胞装片,在视野中已经看见了一个细胞的图象,但比较模糊不够清晰,这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换用高倍镜B.增大光圈
C.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一条多肤链分析得知,其含有201个C,348个H,62个O,53个N,且含有3个-NH2和2个-COOH,则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  )
A.199B.340C.58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请据图回答: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2)若想通过①过程获取所需的B淋巴细胞,应先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注射(相应的)抗原,该处理的是在小鼠体内发生体液免疫的过程.
(3)②过程除了采用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灭活(仙台)病毒作为诱导剂,两细胞融合,可出现3种融合细胞,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的是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4)③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方式主动运输.
(5)④过程要挑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或所需抗体)的细胞群继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frac{ATP+\frac{1}{2}ADP}{ATP+ADP+AMP}$,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请回答:
(1)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测能荷数值的变动范围在0~1之间.如果细胞内全部磷酸腺苷均为ADP时,则能荷值为0.5.
(2)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ATP|+AMP=2ADP),可以用32P标记磷酸分子来证明,其真核细胞中转化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通过这种转化保持了磷酸腺苷库的动态平衡.
(3)研究发现,ATP的生成和ATP的消耗途径是和细胞内能荷状态相呼应的:当生物细胞有氧呼吸消耗糖时,细胞的能荷升高(填“升高”或“降低”),此时ATP合成反应加快(填“减慢”“加快”或“不变”),而ATP利用反应被促进(填“促进”或“抑制”),储能少(填“多”或“少”).当生物细胞吸收离子时,细胞能荷降低(填“升高”或“降低”),其效应也与上述过程相反.所以说,能荷对新陈代新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