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示体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B.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菌具有特异性
C.物质I和Ⅱ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前者为淋巴因子
D.细胞C和细胞D内表达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虫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C.蜘蛛和蟾蜍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图:
(1)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_______;黑鼠的胚胎干细胞(ES)还可以由囊胚的__________分离培养获得。
(2)为了提高灰鼠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一定技术培养成胚胎,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______方法保存。胚胎工程最终技术环节是___________。
(4)若需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最好取囊胚中的______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地区近50年来,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再加上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调查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_。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 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森林到灌丛的演替过程,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
(3)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_;C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调查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当个体数量较少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群落呈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空间特征),有助于降低物种间的生存斗争。直接决定群落中各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朗一天,甲乙两株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光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湿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对照组正常浇水,实验组不浇水,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土壤中的含水量
B. 2~4天,实验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C. 2~8天,实验组的植株中有机物积累量仍然在增加
D. 第8天,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叶绿体中积累了大量的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的高产、抗病性状分别由a、b两基因控制,这两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途径Ⅰ、Ⅱ、Ⅲ的育种原理分别为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培养优良品种aabb时,途径Ⅱ最显著的优点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C.过程④、⑤均可以用特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萌发的种子,从而达到育种目的
D.过程③涉及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①、②、⑥涉及杂交或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A. 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4
B. 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有m1= n1= m4= n4
C. 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 甲图中a、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1= n1>0,m2=n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棉花栽培中,适时打顶(去顶芽)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打顶解除了顶端优势,会改变棉株的生长中心,影响植株体内光合产物和矿质养分的分配,但打顶后棉株叶片在花铃后期出现早衰现象。科研人员研究了打顶后涂抹NAA对长绒棉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处理组 | 单株结铃数/个 | 单株成铃数/个 | 单株成铃率/% | 单株产量/g |
①不打顶 | 33.6 | 16.7 | 49.7 | 44.1 |
②打顶 | 29.6 | 19.3 | 65.2 | 56.9 |
③打顶+N0 | 29.3 | 19.2 | 65.5 | 57.7 |
④打顶+N1 | 37.0 | 29.7 | 80.3 | 71.9 |
⑤打顶+N2 | 27.0 | 17.0 | 62.8 | 47.9 |
注: N0:打顶后立即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N1: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3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N2: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2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
(1)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②和③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处理④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的原因是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____________,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
(3)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既保证了打顶后棉株体内的合理的生长素水平,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________器官,又可避免因不打顶使棉株具有旺盛的顶端生长优势,从而使养分过多消耗在________器官上。
(4)为探究打顶后棉叶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科研人员在花铃后期检测了处理①、②、④组的棉株叶片内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叶片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植物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的结果。
(5)综合研究结果,对棉花生产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