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基因 | 引物1 | 5′GCTCCTACAAATGCCATCATTGC3′ |
引物2 | 5′GATAGTGGGATTGTGCGTCATCCC3′ | |
B基因 | 引物1 | 5′TGAATCCTGTTGCCGGTCTT3′ |
引物2 | 5′AAATGTATAATTGCGGGACTCTAATC3′ | |
C基因 | 引物1 | 5′CCTTCATGTTCGGCGGTCTCG3′ |
引物2 | 5′GCGTCATGATCGGCTCGATG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流程(各项操作准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使其蛋白质含有放射性
B.上图试管内,沉淀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但子代噬菌体一定没有放射性
C.上图流程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D.图中的细菌是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将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化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传粉方式所结的种子混合播种,所长出的植株的表现情况将是( )
A.全部是高茎 B.高茎:矮茎 = 3:1
C.以上A、B都可能 D.不能判断(无一定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教师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 ,碳源是 ,氮源是 。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 。
(2)在初步鉴定符合要求的细菌时,还应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如果细菌符合要求,则培养后指示剂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概范围。将细胞液浓度
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右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出现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最精确的范围在下列哪两个细胞所处的蔗糖
溶液浓度之间 ( )
A.c~b B.a~c
C.a~d D.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4月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番茄是二倍体植物( 2N=2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同答下列问题:
(l)图甲表示用基因型为RrHh的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育种实验的过程。植株X为 倍体,其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
(2)图乙表示用红果高茎番茄植株A 连续测交两代的结果。A 的基因型是____,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3)番茄的正常叶(T)对马铃薯叶(t)为显性。科学家发现一株正常叶但6号染色体为三体(6号染色体有3 条)的植株B(纯合子,植株能正常发育并繁殖后代)。
①植株B 所发生的变异属于 ,在B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条染色体。用B作母本,马铃薯叶二倍体作父本进行杂交,理论上说F1 中三体植株(C)和二倍体植株的比为 。
②为探究T、t 基因是否位于6 号染色体上,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请根据假设预测各组的实验结果:
第一组:假设T、t 基因不在6 号染色体上,则用植株C 自交,子代正常叶植株和马铃薯叶植株的比例为 。
第二组:假设T、t 基因位于6 号染色体上,则用植株C 与马铃薯叶二倍体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正常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3月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叶表皮上气孔开闭与含叶绿体的保卫细胞的渗透压有关,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失水时气孔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卫细胞的ATP白天产生,只在夜间消耗
B.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水分子均可进出细胞
C.夏季中午气孔关闭,导致叶肉细胞停止同化CO2
D.保卫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和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⑥⑦ | B. | ②③④⑥ | C. | ③⑥⑦ | D. | ④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