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据图分析:图1中的图甲表示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A 细胞分泌信号分子经血液运输作用于B靶细胞;图乙表示神经调节,C是突触间隙,D是突触前膜,E是突触后膜.
解答 解:(1)中“该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促进人体加速产热过程”可知,B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那么A细胞分泌的就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图乙中,D处是突触前膜,E处是突触后膜,C处信号传导的方向是由D到E,E处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3)受体都是蛋白质.
(4)图甲是体液调节,图乙是神经调节.
(5)A点受到刺激,引起电位变化,向右传导时可通过电流计和肌肉的变化检测到,但左侧无电流计也无肌肉相连,所以无法检测兴奋是否向左传导,故刺激A点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B点与电流计两端的距离不等,b处受到刺激后,若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在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在轴突上的是传导是双向的.C点与电流计的两端距离相等,刺激C点后,若兴奋向两边传导,则会同时到达电流计的指针处,两边相互抵消,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若兴奋单向传导,则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刺激D点引起的兴奋向右传导可引起肌肉收缩,向左传导可引起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抑制
(2)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D→E
(3)蛋白质
(4)体液 神经
(5)BCD
点评 本题以图示和探究实验为素材,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的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先照光一段时间,然后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时间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定时间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萝卜的紫色块根细胞内,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其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热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加热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 |
B. | 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噬菌体生长和繁殖 | |
C. | 转化的有效性与提取的DNA纯度密切相关 | |
D. | 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 | |
B.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 |
C. | 若在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 |
D. | 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DNA与RNA的元素种类不同 | |
B. |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 |
C. |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 |
D. |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细胞器A | 67 | 28 | 微量 |
细胞器B | 59 | 40 | 0 |
细胞器C | 61 | 0 | 39 |
A. | 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 | B. | 细胞器C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 | ||
C. | 细胞器B可能是甲图中的⑦ | D. | 甲图中的②是细胞器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